美文网首页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作者: 知行易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16:33 被阅读0次

看着车窗外,单调重复、层叠起伏的桉树林,就像铅笔画那般富有韵律感。

        就让我就着这美景写完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吧——那些吊死在树上的人。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大学上了两年户外课,最后那节课老师叫我们每个人说说自己对户外的感悟。

        大部分同学敷衍了事,比较认真的同学分享了他们对户外的自然之美、团队精神以及挑战自我的感受。

        温馨感人。

        我没上户外课之前,本身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是班长。

        我的感触稍微有点不同,像平常一样站在一盘“散沙”面前,作最后一次讲话:"我从小就喜欢户外,也爬了一些山。我感受到登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希望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意气,跟自己过不去。"

      很多同学都笑了,只是户外老师后面重申了我说的话。

      这并不奇怪,大概也没什么人会拿自己的命去做这么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传奇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著名对答。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因为山在那里。"

        这个答案或许听起来有些无厘头,不妨让我们了解一下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乔治·马洛里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 颜值高,家境好,喜欢诗歌与文学,毕业于剑桥大学,在校期间还是剑桥划艇队的划桨能手。

      基本上就是电视剧里面演的男主角,但他并没有按套路走,而是抛妻弃子,死在了珠峰顶上。

      马洛里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与渴望发掘的劲头,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显现。

      他七岁的时候,徒手攀登到了教堂的顶部。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不知道你们在七岁时做了什么令人难忘的事,我只记得我上课时把屎拉在了裤子里。

      大学期间,他密切关注着世界探险家们的举动:争相前往北极,然后是南极......所有这些都深深地鼓舞着马洛里。

      当时还从未有一个西方人抵达过这座世界最高峰——珠峰周边40公里的地方,珠峰就渐渐成为马洛里的目标。

      大学毕业后,马洛里在查特豪公学执教,期间遇见妻子露丝·特纳。两人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三天完婚,然后他便应征入伍加入了皇家军队服役。

      在战争期间,他多次与死神擦肩,经历了当时人类最血腥的索姆河战役。

        乔治看着无数的战友在他身边死去,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What  are  you  living  for ?

      这个问题横亘在了他的面前。

      一战结束后,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英国政府急需通过一次壮举来振奋人心,便将征服的目光瞄准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找到乔治,他们需要乔治的出色登山技术来实现登顶计划,乔治也需要皇家地理协会的支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过长期的人员选拔和耐力训练,乔治带领12人登山队经过8个星期的艰苦旅程,最终见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威严深深震撼到了这位探险家。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第一次次攀登最终因为恶劣的大雪天气,全队不得不在海拔8488米处下撤。

        第一次的失利,并没有挫败马洛里的信心。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他又回到了珠峰脚下,准备尝试第二次攀登。

        但是这一次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噩耗。暴雪造成的雪崩带走了七名登山勇士的生命。

      作为队长,乔治对这次登山队友的遇难非常自责,回到欧洲后,他想就此放弃登峰,逃避那段可怕记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乔治一直待在妻子和孩子身边,过着平静而又快乐的日子。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但是,没能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了他的最大遗憾。

        我想至于吗?

        第三次登顶计划筹备完毕的时候,乔治已经38岁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他不想错过最后的尝试。

        但他对露丝的爱成了他下定决心的最后屏障。露丝也不想乔治再一次离开她,写信给他:

我爱你,你也爱我,这本是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但是我需要你,希望我们此生都能相伴。

      乔治.马洛里在日记里写道:

      我进退维谷,很痛苦。离开,将是痛苦的纠结,留下,会和她终老一生。

但这就要无奈的对其他人说:“你们去征服珠峰吧,我要留下。”

      直到1922年被邀请去去美国作演讲。前来听取马洛里演讲的人座无虚席。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理所当然,他成为了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一颗新星,更被邀请至哈佛大学进行演讲,讲述在珠穆朗玛峰上所经历的,危险而又令人兴奋的一切。

      演讲中,《纽约时报》记者提问“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乔治说出了那句流传甚广的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句比他本人还要出名的话,是马洛里不愿放弃骨子里渴望去开拓无人之境的真实写照:

珠峰仍在,但无人登顶。

因此,梦想仍在。

1924年,这句话被加粗作为标题出现在《纽约时报》上,随后被世界各地的登山者们口口相传,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勇往直前追寻梦想。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一次,他找到的攀登搭档是一位牛津大学化学系年仅21岁的学生——安德鲁·山迪·欧文。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天真的年轻人。

      恶劣的天气严重阻碍了乔治攀登计划,加上欧文的高原反应强烈,队伍被迫撤回了大本营。在大本营,两个工作人员由于极端的自然条件引发身体疾病而去世。

      雨季已经来临,但是乔治还是不想放弃。在他写给妻子露丝的信中说到:

      继续向上攀登只是犯傻,但是我怎么能放弃这次机会。现在只有五十分之一的机会,但是为了我们的尊严,还是要试一试。

      75年之后,后人在珠峰上发现了乔治.马洛里的尸体。在他的遗物中,有他妻子露丝的照片和写给露丝的遗言:

      亲爱的露丝,我无法入睡。强烈的咳嗽让人心肺难受,凶猛的暴风雪拜访了我们的帐篷,差点把它们吹走——再也没有更加顽固尖刻的敌人了。

      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没有什么诗意可言,有的只是寒冷和病痛。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有什么意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

      但至少我觉得,不止如此。

      无论马洛里与欧文最终有没有登上珠峰,诸如他们一样的人,都曾身体力行地在未知中前行,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攀珠峰?”

      每个人都自有答案,但归根结底,它是对真实的坚持,也是对内心本能的诚实回应。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体会活着。

      体会活着?

      这是有点难以理解的。难道我们都是死的?

      这点或许可以在电影《阿拉斯加之死》中体会一二。

      一位22岁的美国名校毕业生,在即将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前离奇失踪。

      两年后,猎人在阿拉斯加荒野一辆废弃的巴士里,发现了他已经腐烂的尸体。

      在巴士里,克里斯用生命中仅剩的力量,在书页上写下最后一句感悟:

      不要爱、金钱、信仰、荣誉、公正,我只要真实。(真实版)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导演肖恩·潘说:

      之所以想把他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是因为这个孩子身上有某种东西在闪光。

        他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了如此丰富的人生体验,令我羡慕不已。

        我想这也是为何“山就在那里”这句话能够一直流传开去的原因。

      每一位曾经遵从内心,前行探索的冒险者,一定都切身体会到了乔治.马洛里和克里斯曾感受到的巨大快乐与满足。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精进,有一件事儿从未改变——

      冒险的人啊,都有最狂野的梦,和最勇敢的灵魂。

      未知在那里,探索的脚步就永不停止。

      还是那句话,冒险真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希望大家还是能够量力而行。

      如果你不幸也是那种不自量力的人,记得别扯上别人。

相关文章

  • 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看着车窗外,单调重复、层叠起伏的桉树林,就像铅笔画那般富有韵律感。 就让我就着这美景写完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

  • 因为山在那里

    没有移动的沙丘, 只有万年的屹立。 有着青葱的绿树, 也有着白雪覆顶。 因为山在那里, 禁得起等待。 保存着所有历...

  • 因为山在那里

    为什么要坚持每天写点东西,其实并不是我觉得我多么有道理可讲,恰恰相反,随着各种道理满天飞,我是一个越来越越厌恶道理...

  • 因为山在那里

    (念我未见南迦巴瓦) 第一次看见真正的山,是贡嘎。后来看见了许多正儿八经的山:四姑娘、二郎山、高尔寺山、折多山、雅...

  • 因为山在那里

    今天是个特别日子,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更甚。5月27日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随着中...

  • 因为山在那里……

  • 因为,山在那里

    一 浑沌的童年常常凝视不远处的乡山,总觉得它仿佛无声地呼唤着,那呼唤穿越了千年的风雨万年的沧桑,直抵我幼小的胸膛。...

  • 因为山在那里

    最近看《历史的温度》,在第四部中,作者讲述了关于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路上,充...

  • 因为,山就在那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很多人喜欢登山,不是因为喜欢山,而是喜欢登山的那种感觉,所有的路都被踩在脚下,征服世界的...

  • 因为山就在那里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家人。@花楼户政伐木累 一个月全勤上岗,全情投入,武汉文明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山在那里,个人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t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