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是小说家,也是朝圣者

是小说家,也是朝圣者

作者: 云芯荟萃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5:52 被阅读0次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一部自传作品。

在书封页上,村上道:“我是一个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头并不会引人注目,在餐厅里大多被领到糟糕的位置。如果没有写小说,大概不会受到关注,会极为普通地度过极为普通的人生。”村上喜欢从低处入手,文字内敛且沉稳,正如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平和却又异常认真。

从小学到大学,村上对学业并不太热心,觉得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味同嚼蜡,对于跟别人争夺名次之类的东西也提不起兴趣,但阅读却在他心中重于一切。回忆大学生活,他觉得最大的安慰就是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和读了许多的书,“单是一本本地品味和消化,每天就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为其他事胡思乱想”。

在各类书籍的滋润下,他在“想象中自由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开始“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尽管并不喜欢学校这种“制度”,村上坦言,阅读对他却是“一所量身定制的学校”,是“任凭时间流逝却能留存心间永不消亡的东西”。

三十岁那年,村上获得了文艺杂志《群像》的新人奖,以作家身份正式出道。村上早早就结了婚,因讨厌进公司上班,就决定自己开家小店,但开店偿还债务甚是艰苦。他和妻子不但向银行借钱,还向朋友借款,每天早起晚睡,省吃俭用,生活过得十分艰辛。

在一九七八年四月的一个晴朗午后,村上到神宫球场去看棒球赛,在外场席的绿斜坡上,一边喝着生啤,一边为养乐多燕子多加油打气。在棒球击中的那一瞬,一个“没准我也能写小说”的念头油然而生。多年后,村上回忆起在神宫球场外场席上,那个东西飘然飞落到掌心时的感触,明白了这意味着相信自己身上必有无疑的某种东西以及梦想着将它孕育出来的可能性。

写小说的门槛并不高,但是想要以写小说作为职业来养家糊口并非易事。在众多新作家中,有人摘得各种文学奖,书也极为畅销,成为大众热议的对象,但后来多数“新进作家”却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村上认为:“单凭那副好使的脑袋能对付的期限——小说家的保质期——最多不过十来年。一旦过期,就必须有更加深厚、历史弥新的资质来取代聪慧的头脑。”,“小说家和某种鱼一模一样,倘若不在水中始终游向前方,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村上写作长达四十多年始终保持一颗强韧的心,每日在书桌前写作五个小时。这种心灵的强韧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练习获得的。

长时间的伏案劳作对身体带来巨大压力,培养基础体力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意志持久力的保障。成为专业小说家以后,村上差不多每天都会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渐渐成为习惯。与其说锻炼身体是成为小说家的必要条件,不如说跑步本身正合他的胃口。

每天都跑步的话,身体自然会变得健康。可以消除脂肪、生出匀称的肌肉,还可以控制体重。”,“这种生活不断累积,我总会感到身为作家的能力似乎点点滴滴地提高了,创造力也变得更加牢靠和稳定。” 村上并非倡导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投入跑步,只不过对他而言,这项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肉体力量与精神力量必须均衡有度、旗鼓相当,达成互补的态势。战斗越是进入胶着期,意义越是重大。这个理论简单,却是村上一错再错、反复摸索出来的做法。

在成为作家、定期出书以后,村上学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不管你写什么、怎么写,最终都难免被人家说三道四。他借鉴爵士钢琴手塞隆尼斯·蒙克的话,表达自己的心声:“你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演奏就好。至于世间要求什么,那种事情不必考虑。按照你喜欢的方式演奏,让世间理解你做的事情就行,哪怕花上十五年、二十年。

当被问到与获奖相关的话题时,村上也认为:“奖的价值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其中有个人的立场、个人的事由,也有个人的想法和活法,不能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他的评价标准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触;二是能正当评价作品的读者的感触。“不管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自掏腰包买我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

朝圣者为了心中信仰,不远千里跪拜磕长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普通人无不为之震撼。身为小说家的村上春树心里亦有信仰,一写便是三十五年有余,我想表达的也是这样一种敬佩和赞叹。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云芯荟萃。     

经常分享高质量的阅读感悟哦!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小说家,也是朝圣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xn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