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演讲稿——神系演讲心自定情恋舌耕不二身我的演讲人生(李志勤)

演讲稿——神系演讲心自定情恋舌耕不二身我的演讲人生(李志勤)

作者: R_est | 来源:发表于2022-09-10 04:25 被阅读0次
  • 李志勤是世界华人演讲家大同盟副主席、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演讲学会会长。

演讲,贯穿了我的人生历程。从风华正茂的年少学生,到军旅生涯的飒爽英姿,从演讲社会活动的四处奔走,到探求演讲理论的搜肠刮肚弹指一挥间,已近花甲之年。一路与演讲相伴,从业余到专业、从兴趣爱好到全身心投入,我始终与之同苦同乐,且长怡我心。漫漫人生中,与演讲事业不离不弃,至今虽无骄人成绩,却无怨无悔,矻矻前行。

一、军旅演讲实践——一路走来,一腔挚爱

从军38年,演讲也伴随了我38年。

军旅生涯给了我人生舞台,我回报军旅一腔挚爱。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我从小便表现出对“说”的极大热情和爱好。小学时,担任少先队大队长的我,经常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宣誓、发言。1964年考入中学,当上学校的广播员,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1968年底,居然成为校革委的副主任,原因,就是因为在全校大会上没少“演讲”。

1969年3月光荣入伍,我穿上了绿军装,不但没有割舍对演讲的热爱,而且更加不遗余力投身其中,乐此不疲。在部队当了广播员、省军区政治部党支部委员、宣传处党小组长。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主持过全处干部的学习讨论。1971年,被部队保送到云南师范大学读书,又担任学校的广播员,多次主持校园联欢会等大型活动,总没离开过动口演讲。

我于1979年参战,在硝烟中荣立三等功。作为女军人,我有幸亲历了战场的残酷和无奈。有感于当时一些基层指挥员的盲目指挥和指挥水平,我申请到军队院校当教官,决心培养合格顶用的基层指战员,于是调到了昆明陆军学院。

终于可以潜下心来,在军旅演讲事业上有所作为了。

根据部队需要,1986年底,我在军校首开“军事演讲”课,在没有任何讲义和可借鉴材料的情况下,自编自讲,以精彩生动的风格、朴实无华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将表达的魅力、演讲的快乐带给了普通学员,被誉为“全军院校开设演讲课第一人”。

1987年《昆明陆军学院学报》(月刊)连载了我的9篇演讲文章。1990年我被收入全国《演讲新秀名录》,并收入演讲稿《女兵,做竞争风雨中的海燕》。1994年我的部分讲义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统编语文教材》,随之在军校掀起了学演讲的热潮,对推进军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1994年,受上级重托,担任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首任校长。

结果总是始料未及的,这里恰恰搭建了我实践演讲活动的绝佳平台,也更加锤炼和坚定了我从事演讲事业的信心。

我们的学生从西藏来到内地的时候,不会说汉语,没接触过英语,更没参与过演讲的学习和培训。我们全体老师和同学一道,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努力找方法,不断实践,硬是用三年的时间打下普通中学花六年时间来打的基础,不仅学普高的全部课程,还学藏语,还学演讲。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演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出了一批批有较强表达能力的学生。为检验和推动学生演讲水平提高,我曾30多次参加或带队参加军内外演讲及论辩大赛均获奖。无论是我课堂上教授的学生,还是课余辅导的学生,有许多成为在成都军区、全军、全国演讲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的选手。

在藏族中学首任校长任上,我一呆就是12年。在行政岗位上,无论公务多么繁忙,我都将演讲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入到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援藏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成都军区先进单位”等,培养出“改革开放30年全军30个新闻人物”之一江勇西绕(许三多原型)等典型,被授予“全军优秀教员”“全国教育援藏先进个人”等称号30余项,2004年被评为全军驻昆部队唯一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我参加了“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江勇西绕先进事迹报告团,从校长的角度讲述了江勇西绕成长和成才的过程,受到军委副主席等首长接见,先在人民大会堂演讲,然后到全军各大单位和全国部分大学巡回演讲23场,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放眼绿色葱茏的军营,我的心中时常激荡起入伍时在八一军旗下的誓言,多年的风雨历程一幕幕掠过眼前,一茬茬军旅精英走上边防一线。我自豪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可以清晰地想象,我的学员们在部队慷慨激昂,循循善诱,把党的思想灌输到战士们的心中,激发起戍边报国的万丈豪情。

二、社会演讲活动——情在其中,甘苦自知

一首老歌唱得好,“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演讲对于我,正如歌里唱的那样,就是那样的爱,爱得那么无悔。也正是在爱的基础上,在延续、传承、发展演讲事业的驱使下,才促成了四年前的那次选择——在我人生的巅峰时刻,带着对演讲的热爱、对云南演讲事业蓬勃发展的奉献之情,我放弃了部队领导职位,婉拒了领导的挽留,毅然提前退休,来到云南省演讲学会,做起了专职的秘书长,每天干着那些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且无怨无悔,乐而忘返。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义无反顾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我难以割舍对红土地演讲事业的深情挚爱。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学会成立之初的情景:

1999年11月,“第三届红土地之歌”大赛结束,蔡朝东老师组织我们评委给选手作辅导,社科联副主席袁显亮另有要事,留下了点评的稿子,同时也留下了他关于成立“云南省演讲学会”的倡议书,让我代他宣读,反响强烈。

2000年1月30日,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云南省演讲学会正式成立了,我荣幸成为第一批会员。从此,我的人生与云南省演讲学会紧紧连在了一起。

学会成立之初,我担任常务理事职务。2000年5月19日至21日,由云南省演讲学会发起并联合《演讲与口才》杂志等单位共同在云南主办了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我参与了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和第二届“香格里拉杯”全国演讲大赛的分组比赛的评委等工作,撰写了7000余字的首届全国大赛综述《高唱正气歌,拥抱新世纪》。

2001年1月,参加了学会举办的第1期“全国演讲与口才艺术”培训班,担任授课老师,培训后撰写了培训侧记《冬日里沉甸甸的收获》。

2001年开始,参与了学会在我们昆明陆军学院藏族中学连续举办的多期青少年军事演讲夏令营的部分授课等服务工作。

而今,担任专职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是缘分的牵引,更是内心的驱动。

在演讲学会近四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我把演讲学会的工作当成人生的“二次青春”“二次生命”。“以学会为家”作为新的工作信条,为之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滋有味,乐此不疲。

这四年,是演讲学会规模发展、影响力提升的四年。然而,在这里,并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没有轻松的工作状态。加之生活无规律,工作杂多纷繁无序,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有人说:“你在陆军学院藏族中学担任校长,享有专车、专职驾驶员、通讯员、参谋、干事、秘书等,而在这个秘书长的任上,居然一个一个地封装小报。”对此,朋友瞪大了眼,亲人开始质疑,这到底是怎么了,别人奋斗一辈子,到这个年龄开始享受生活了,而你呢,人生好像才刚开始。有人直白地问我:“李志勤,你的脑子进水了?演讲有这么重要啊?有你这么为演讲玩命的吗?”每每此时,我沉默无语,不知该作何答复!

近四年来,我成为一个与时间赛跑、与年轻人比精力的人,对于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奔六”的老人来讲,这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我图什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钱吗?不,凭我的退休工资完全可以衣食无忧,更有多家私立高校高薪高职聘请,均被我婉拒。名吗?不,因为秘书长其实空有其“名”而已,干的活几乎就是一个秘书、打杂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一切,只有热爱的人方能理解。只因为热爱演讲、忠诚演讲、痴恋演讲,追寻着心中那个演讲的目标。当有人把事业当成赚钱手段、生存方式的时候,我只在坚守住做人、做事、发展演讲事业的期盼。坚守着这样的期盼,真诚地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地去对待亲历的每一件事,叩心自问,心思清明、心底坦荡,无愧我心,无愧我求,如此而已。

这或许是非演讲人难以体会的,我把演讲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是我这辈子剩余时间的全部。不需要物质回报,不需要名誉酬心,不需要灯光闪照,不需要掌声雷鸣,我愿意用这辈子余下的时光去为云南的演讲事业奉献我的全部,去为发展云南的演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使我内心之挚爱能得寄托,能得表达,我的爱也便有了交代,可以满足。

脑子进水了吗?我不否认,正是演讲这股清泉进入我的大脑,洗涤了大脑的尘埃,荡除了胸襟的杂念,净洁了我爱演讲的全部爱心。

也正如此,才有了我被两次送进医院的经历。

其中一次是因筹办首届中华56个民族青少年演讲大赛。

2007年8月3日,一场民族团结的盛会,一部和谐的乐章在昆明奏响。“财兴盛杯”首届中华56个民族青少年演讲大赛在云南昆明拉开了帷幕,在学会的统一部署下,我从一开始就深知责任重大、事务繁杂,从大赛筹备到圆满结束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开足了马力,夜以继日地工作。从联系参赛队伍、落实赛事项目、协调有关领导和相关单位,到准备会议资料等,都有条不紊,依序而行。

56个民族演讲大赛,自然每一个民族都要有代表参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确保成功,邀请的邮件发至全国每一个民族区县、旗盟的教育、宣传、民委、团委等相关部门及民族学校;电话打到一些少数民族所在的省市县有关部门和重点民族学校;为了找齐所有的少数民族,学会派我只身赶赴西南民族大学等学校游说、动员,真是做到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确保不漏掉一个民族,终于,56个民族全部到齐。

为取得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我充分发挥优势,联系邀请了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丹增,教育部民教司司长、副司长阿不都、次仁多布杰,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等领导,使大赛具有较高规格、较大规模。

为了出色地办好这次演讲比赛,我曾夜卧冰冷的办公室,快餐成为家常便饭,近60岁的身体开始吃不消。在几个月艰苦繁杂的筹备和努力后,终于迎来56个民族团结盛会的如期举行,原本号称“国防身体”的我,也因过度劳累,病倒在比赛现场,生平第一次“享受”了120急救车。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盛会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身体还未康复,我又连续作战,加班加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撰写了4000余字的大赛综述,完成了近4万字的反映大赛的《云南演讲》小报,编辑了38万余字的大赛《演讲稿汇编》一书。

学会的事务纷繁而杂多,上报材料、参与大赛筹备、落实论坛演讲、辅导选手、培训班和夏令营的咨询服务工作等,小到新老会员的登记、做卡、更改地址等相关工作,学会网站的管理、接转电话、接待各种来访人员等,均要求不得出错。

人如其名,行如其名,“志勤”这两个字正是我为人行事的准则。面对这些琐碎繁杂的事情,我只能是1天当2天来用,除了分秒必争地用好正常的8个小时外,到处抠挤时间。由于学会只有一台台式电脑,只要有两人时,我就背着笔记本电脑,上下班挤公交车,磕磕碰碰,近四年的时间,已用坏一台笔记本,用坏两个鼠标不理解,我依然会微笑着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去做好,一点一滴力求完美,有酸自己尝,有泪自己咽,有苦自己扛。苦并感动着、温暖着,累并喜悦着、热烈着,酸、甜、苦、辣、咸,这不就是演讲人生的滋味吗?在四年的忙碌中,收获着五色的心绪。

一色:感动——我与云南省首届中老年演讲大赛

2007年10月9日,云南省首届中老年演讲大赛如期举行。作为组委会秘书长的我,除了努力为各位中老年选手提供最力所能及的服务和保障外,我也在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了高龄选手的安全,我服务上门,为他们报名、收取并打印演讲稿提供方便。赛事结束后,我跟很多老人都成了好朋友。

二色:温暖——我与理事会、年会、联谊会

学会作为演讲专家、演讲爱好者人才的会聚之因为对这份人生至爱的坚定信念,所以浑身充满了力量与激情,不为名利所动,不畏苦累。尽管有诸多别人不知道的辛酸,尽管有诸多难以向人道的苦衷,尽管许多人地,我们有自己的节日,那就是每年都按期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年会以及会员联谊等活动。每一次的活动,我都在蔡朝东会长的具体领导下,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从通知、联系到会后的报道等工作,都力求到位,只为把学会建成一个真正的会员的家,一个温暖的家,让每一位会员在学会里都能宾至如归。

三色:喜悦——我与“云南·红云先进文化论坛”

2003年,由云南省演讲学会发起并联合其他6家单位共同举办了“云南·红云先进文化论坛”,听众免费听讲。作为论坛的主讲人之一,我为听众奉献自己最新的所思所想。2006年专职进入学会后,更可说是与论坛相伴。年底参与确定次年的主讲人及讲题、联系嘉宾,每期开讲前协调嘉宾,索要嘉宾的简介及讲座提纲并编辑打印成宣传页,开讲时去主持。这些事情琐碎、具体,但责任重大。一个主论坛,多个分论坛,论坛的许多主讲老师是在职的,工作很忙,我生怕漏掉一场,每次开讲前都会对每一位老师进行提醒,四年无一次差错。入职以来,我共编辑近80讲论坛宣传页,主持90多讲(含师大、省图书馆)。当然,这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每位主讲人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将自己长时间研究和感悟的成功浓缩提炼出来,奉献给听众。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周末坐在一起分享知识的喜悦,也是我们做这一工作的意义所在。

四色:热烈——我与先进事迹报告团

我作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参与和独立培训了云岭先锋、尼玛拉木、卫生厅等先进事迹报告团,其中撰写或修改稿子20多篇;还参加了“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江勇西绕先进事迹报告团,受到军委首长的接见,深感荣耀。

五色:苦累——我与《云南演讲》小报

《云南演讲》,这本16开的内部通讯,是联系本学会会员的纽带,是展示和了解演讲动态信息的窗口,是会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园地,也是一份珍贵的演讲资料。因此,编辑这份小报就是我的工作之一。在近4年的时间里已经编印了30期,自己撰写大小稿子近40篇。2年多来,由于坚守学会日常工作常常是我一人,不仅杂务繁忙,而且小报从稿件的采编、校对,到与师傅一起排版,再到一个一个信封的封装,一期期小报凝聚了会员的心。

在为红土地的演讲事业奔波忙碌的日子里,我广交朋友,争取支持;多方宣传,扩大影响;参与比赛事宜,推出新人;编辑小报,捍卫演讲阵地;编印资料,推广演讲;咨询、接待,热情细致;网站更新,力所能及百般劳累,甘苦自知,满腔热忱都为了演讲而抛洒。

谁叫我热爱演讲!谁叫我热爱演讲学会这个家!

三、演讲理论探索——总结规律,务求升华

恩格斯曾有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是对现象的总结,是对规律的认识与发现。任何事情不行进到理性的层次都是浅表的、零散的、不深刻的。本着这样的认识,当初因为热爱演讲来到学会,是想更好地贴近学习,研究演讲。然而,光杆司令般的秘书长,单是学会事务就已经使我分身乏术,根本无法专心致志去研究学习。年近六秩,我深知时间的宝贵,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间赛跑,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潜心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经验,研究演讲的艺术之道、规律之道。

我曾先后作了《读书与人生》《走进记忆的世界》《谈创新思维方法》等10余个专题的演讲,为西山、小龙潭监狱、市总工会、705所、西南林学院、三环化工等论坛及一些单位协调演讲嘉宾演讲事宜200余场次,并在这些论坛及东陆、盘龙、官渡、五华、春秋、云师大等论坛演讲近40场次,参与和独立培训卫生厅等先进事迹报告团;自费成为年龄最大的记忆培训班学员,开发挑战中老年记忆。

帮助演讲爱好者展示最好的自己,帮助他们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从来就是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会推动云南演讲事业大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我作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坚守在学会办公室,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对这一工作,向来是竭尽全力,只为对得起那投向学会和自己的充满信任的目光。

2009年7月至10月,各片区及单位的云南省“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的初赛如火如荼地举行,我连续不断地为选手改稿、辅导。云南省某系统举办演讲大赛,第二天就要比赛,晚上10点多,请我帮助对演讲稿把把关。我连忙挑灯夜战,夜深了,连起身披件衣服的时间都不想浪费,一篇一篇地认真看,54篇稿子,10多万字,终于看完。接下来的半个月,又连续作战,马不停蹄地投入大赛3天的评委工作,《云南演讲》小报的编印工作,收集编辑了全省20多个单位举办演讲大赛的信息;同时,整理上报了《地方志》索要的学会史志等材料。疲惫不堪的身体开始向我多次发出警告,高烧39度,步子沉重起来,但我又想尽快将小报送到期盼已久的会员手上。中午1点多,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拖着高烧的身体去印刷厂送小报终审稿。于是,我又一次病倒,再次被人送进医院。

10多年,我先后为省总工会、省、市工商、检察院、卫生厅、省疾控中心、船舶集团公司、云南省军区、14集团军等单位辅导演讲选手近400人次,获一、二等奖的占38%;其中撰写或修改稿子近百篇。

更令自己欣慰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的系列演讲、记忆丛书——志勤书系,也即将出版。该书系针对广大青少年对演讲与记忆既热爱又苦于找不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现状,根据自己教学与研究的心得,对演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探求,这100多万的汉字,可以说是自己心血的结晶。书目主要有《演讲狂飙》(上、下册)、《记忆旋风》(上、中、下册)、《演讲掘金》(第一、二、三集)、《中华演讲》、《演讲探艺》等,分别从演讲诀窍、记忆基础、历史及成功者的成长历程等不同的侧面进行剖析,并带读者一起领略名家和精英的精彩之作。

在演讲的道路上前行,我不断地思考和展望:演讲学会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未来?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凝聚人心、壮大队伍、扩大声势,做出更大贡献?

我思考着:学会应该向集体英雄主义发展,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发挥人才的创造力,使学会人才百花齐放、芬芳斗艳,充满活力,使老中青少各展所长,使青出于蓝更胜于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新人,思考我们走在前面的人如何为新人带路,要发挥专家名师的优势,让他们挥洒才情,更多地为年轻人打造平台,挖掘和培养年青一代演讲人才,建立健全推动演讲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思考着:将演讲队伍分为三个层级:发挥好专家、学者的作用;用好中间骨干力量;培养补充新生力量,使学会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建立“演讲学会两库”:一是“人才库”,盘活学会的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二是“讲题、课程库”,积累培训师的演讲题、培训题,主动向外推荐,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到物尽其用。在学会的“学”字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演讲的理论研究,充分夯实“演讲学”基础,可向社科联申报课题,进行“演讲艺术研究”等;二是培训和联合办学两路并进,充分发挥学会的人才优势,传授、培养新人。

虽已年岁不饶,我仍壮心不已,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姿态,在演讲的道路上奔波着、跋涉着,有时也孤独地坚守着。我相信,真诚地付出总会有回报,不管回报有多少,不管回报以何种方式。

我爱演讲,此生将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写下这么多陈芝麻烂谷子一般的东西,有似时值人生暮年的老太太闲唠絮叨一般在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然而,它们却是我在此生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我常想,离开了这些琐碎的记忆,那对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权当与演讲爱好者们叙叙家常吧!

汩汩演讲水,滔滔浪接天。我谨祝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演讲稿——神系演讲心自定情恋舌耕不二身我的演讲人生(李志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yz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