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作者: 王怡尹111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18:14 被阅读55次

    昨天下午重温了遍沈从文先生的名篇——《边城》,看完后我差点哭成狗。

    看着老船夫自知时日无多,拖着带病的身子舍出一张老脸想为翠翠订个终身依靠,却受到傩送父子的冷遇和软钉子时,我鼻头微酸。待看到老船夫在那个雷雨之夜带着满心的不舍和担忧悄然离世时,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差点儿嚎啕大哭。

    每每看到这种真挚感人的祖孙情时我总是感动异常,它总能触碰到我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与之产生共鸣。是因为我的爷爷吗?尽管我对爷爷的印象已经极为模糊了,可是在有限的记忆里,都是美好的温暖的满满的爱。因为带着对爷爷的思念,所以小说里这样的感情才格外的打动我吧。

    至于小说里提到的朦胧又脆弱的爱情,感触到不是很深。好吧,几乎是无感。无论是大老天保还是二老傩送我都不太喜欢。尽管他们俩都是边城里有家世有相貌有能力的大好青年,但是他们对待心上人的态度,我实在不喜欢。兄弟两喜欢上同一个姑娘又怎样,大大方方的公平竞争。失意的那一方要远走天涯也由得他去,遭遇意外并非哪个人的错。傩送父子的哀痛需要宣泄的渠道,老船夫和翠翠就成了最好的出口。傩送的拎不清实在让人讨厌。更是间接的害了老船夫,让他提前撒手人寰。

    到是翠翠,确实惹人喜爱。像一只单纯无辜的小兽,未受到尘世一丁点儿的玷污。“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沈从文先生的生花妙笔将一个受自然长养且教育的小姑娘描述得活灵活现。只是就像大老说的一样,“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点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在沈先生的笔下,翠翠就是真善美的化身。然而,真善美总会受到摧残和打击,这便是生活的真相。大老天保意外死亡,二老傩送的自此有了心结难以打开,爷爷因担心翠翠的终身依靠而病倒离世。三个深爱翠翠的保护伞一一离开了翠翠,“太娇了”的翠翠又将如何呢?悲伤过后,生活总归继续。翠翠父亲的同僚老马兵伴着翠翠在碧溪岨住了下来,等着“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只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边城》里描述的那个淳朴、良善、安静、和平的世界令人心向往之。人与人之间流淌着最朴素的情感,却最能打动人心。每一个人都是淳朴可爱的劳动大众,就连豪绅阶层的代表顺顺船老总都是那样豪爽大气助人为乐。特别是老马兵,在老船夫过世后,安慰悲伤不能自己的翠翠,“不要哭了!不要哭了!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事情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甚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这些朴素却情真意切的语言让我的眼泪不能自己。放在现在,嫡亲的叔伯娘舅都不定会出这个头,更何况是八竿子远的一个熟人。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友善、信任的缺失,才会渴望《边城》里描述的那个小城,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渴望一切的真善美。

    或许,人只有经过一定的阅历后才能明白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缘由,才能真正读懂经典中蕴藏的能量和宝藏,才能真正的了悟作者辛苦写作背后的动机。就像沈先生在《边城》题记中提到的,“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实践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甚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是甚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的读下去的。”

    是的,会很从容的读下去的。在我这颗躁动的心慢慢沉淀下来时,在我从岁月中汲取了足够的力量后,我开始走入那个名为经典的殿堂。那个一直在门外看热闹的我终于看出了一点儿门道。

    感谢那个从未放弃的我,感谢现今这个努力攀爬的自己。

                                                            本文作者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城》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bf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