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思考》二

《好好思考》二

作者: CCF西西芙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04:51 被阅读0次

    同一个概念,常思常新;同一个人,常思常进。

    《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尽了万事万物,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成就。

    一周的训练,我从“我”中抽离,原来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活得太久会变得这么狭隘和自负,所有的强势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所有的对抗只不过是不愿打开限制的借口。

    我们可以从“全面”“准确”两个方面来判断一件事是否是正确的。什么是全面?在《金字塔原理》中叫做“MECE”不重不漏,和“全面”相对的是“片面”,片面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只站在了我惯用的视角考虑了这个问题,我得到的就是我预设的答案,但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答案。就像“崎岖山峰模型”,我们面对的问题总是复杂多变的,决定一个结果的走向,往往会有很多影响因素,如果单一思考,永远也到不了“全局高峰”。什么是准确?准确就是知识边界/思维模型边界,知道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失效。就像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有些人在一个企业很优秀,但在另一个企业却表现平平,有很大因素是他把过去的成功经验照搬到另一个组织氛围、业务类型完全不同的场景中继续应用。这时,他的“成功经验”是失效的,那么做的这件事也就是不正确的事,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那影响思考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人的认知局限、情绪、环境...我们可以先从一个1by1的对话开始思考,我们到底在和谁对话?面对面的两个人,内化为六个人:你想象中的他,他想象中的他,真实的他,你想象中的你,他想象中的你,真实的你。为什么人与人会有误解、有争执?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人做的好,有人做不好?究其根本,我们也许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我们又在和“谁”对话!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正确”的标准是不是能达成一致?我们的观念基于我们的认知,但观念是否有好坏,不是以“人”的判断为依据,而是在于它作用于这个事件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有自己的隐含假设,我认为我说的就是对的,这是对“思考”一个特别大的影响因素;那么如何找到我们的隐含假设,避免自我设限,避免我们的思考力变低呢?

    第一个工具:隐含假设三步骤

    1.找出相对于这件事的隐含假设--是什么?

    2.觉察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反推/验证其准确性--为什么?

    3.全面(不同时空、不同视角)思考,找出更多可能性--怎么办?

    第二个工具:思考事件卡

    1.结构清晰:一看即懂;

    2.过程完整:事件+反思、区分事实与假设;

    3.情绪觉察:初心、目的、产生了什么情绪、为什么产生这些情绪;

    4.思维模型、量化记录思考四要素【强度、容量、速率、韧性】;

    5.复盘总结:我总结提炼出了什么思维模型,我准备怎么做。

    第三个工具:七色灯思维模型

    1.“绿灯思维”就是当我们碰到一个新观点、新知识、新说法时,先假设是对的,然后思考对我有什么帮助,不要一上来就否定。

    2.“紫灯思维”是一种“宿命论”的僵固型思维,他的隐含假设常见的就是“我不行”,和它相对的是“成长型思维”。大多数人都是矛盾型,时而僵固,时而成长。

    3.“赤灯思维”,非主要因素假设。举一个在工作中常见的例子:

    员工A:你觉得在这家公司有成长么?

    员工B:没有

    员工A:那你还留在这干什么?

    A的隐含假设就是“没有成长的公司就不该留下来”,留在一个公司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对于B来说,虽然在这里没有成长,但是公司有发展、所做的事情有社会价值、有好的人际关系或者钱多、事儿少、离家近,也许这些才是他更在意的,才是确定是走是留的“主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养成这样一种意识:面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不要急于下判断,多去搜集一些信息,分析并找到主要影响因素。

    4.“以偏概全式假设”我们定义为“橙灯思维”,比如通过常规面试来决定是否录用一位候选人就是很高风险的一个“决策”,一个人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很难是全面的、真实的、客观的,如果仅从面试来决策,很容易“以偏概全”。应对办法就是从多视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参考“崎岖山峰模型”。

    5.“非黑即白式假设”黄灯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很常见,好的反面一定是不好么?事物有它的多面性,世界是彩色的。极端论断,是对自己的开解,也是一种狭隘吧。怎么摆脱这种思维定势呢?那就是不争对错,不纠结输赢,常用“我们”。

    6.“青灯思维”过分追求完美式假设,这一类的人往往会有些“强迫症”和“完美主义倾向”,想明白再去行动,却忘了一直想可能永远都想不通,做了才发现什么是对的,“先完成再完美”。

    7.“蓝灯思维”,反求诸己。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内因,也有外因,为什么叫“一个巴掌拍不响”,凡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很难改变别人,少去假设对方的假设是什么,多去内观自己的假设对这件事情的影响。

    从“思考”到“深度思考”到形成“深度思考力”有太长的路需要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思考》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bi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