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失望和抗拒,产生失望的原因是没有听到内心期待听到的核心,深层的东西。然后当自己觉得对方讲的东西有问题时,内心就开始怀疑、拒绝接受。随着课程的进行,标注内心的抗拒,发现自己学习时有时想得太复杂了,同时还是容易去执着自己内心的态度——就像书上提到的例子: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时,卵子就会产生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它精子的进入。这个需要不断标注,完全敞开接纳不同的思想,自己去抓重点和探索,才能对自己想研究的东西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奖励/惩罚超级反应倾向让我想起以前在做销售时的经历:当我在销售一件东西时,总是想要去讨好客户,期待他认可自己而购买;其实应该接纳自己,去主动和客户连接,看看他有哪些需求需要被满足,比如说客户有对安全感的需求,那么应该向客户推销保险时说明购买保险时的好处和不购买的坏处,这里面还有一个竞争的问题,需要不断去挖掘需求、匹配。我之前太害怕被拒绝,没自信,总是担心产品不够完美,客户不一定需要,在自己的思维中,没能连接。
关于喜爱/热爱倾向和讨厌/憎恨倾向,我觉得需要重点理解的是芒格提到的是那三个认知反应,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容易因为对于母亲喜爱觉得母亲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美形象,还有就是当我对一个人产生喜爱时,会倾向于认为她说的话都是对的(为了爱扭曲事实),以色列人和巴基斯坦人相互为了仇恨而扭曲事实,导致两国之间不断地敌对。
避免怀疑倾向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必须尽快做决定而保留下来的惯性思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不应该去否定它,而是要感受、认识、利用。
避免不一致倾向,自己需要重点去留意,平时很容易去抵触别人的观点,想去争个高低。课程中提到的证否让我想到自己平时容易去习惯性地否定自己的观点而没有任何原因,这样就无法觉察到自己的观点。
昨天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买了股票,原因有三:(1)日K线下破盘整中枢后有一定幅度但却有一个“大”涨3%,上触盘整中枢,我认为它已经拉回到盘整中枢来,会继续上涨(2)股票对应的可转债还有一个月到期,回购价是106元,但是可转债对应价格只是105元,无继续下跌空间,所以对应的正股也会上升。(3)上市公司会为了避免还债而将股票拉升至转股价的30以上,实现强制转股。
其实一检视这些理由都是有缺陷的,其本质上都还是在赌概率,这些平时的工作我自己都没有做,是因为自己总爱自我否定,而没有接纳,认识。
康德式公平倾向在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内在的求公平心规范了人类本身的社会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奴隶制度的废除。对我们成长而言,这种公平心本质上是对于别人——也是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羡慕/嫉妒倾向的本质是人会因为对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对别人产生羡慕和妒忌——包括人的需求中各个层面的东西。
回馈倾向让我感觉很难面对的一个思想就是所谓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感觉这里是我们的文化在起作用——“不报就会不得好死”。很多时候我们难以觉知的是,自己对父母的愧疚,有一部分是文化在起作用,我们是根据一个印记在行为而没有发自于心。
总结下来,复盘还是很有收获:第一个需要接纳不同思想去探索本质,不能被表面的概念迷惑了;第二个是要接纳自己,接纳本能,接纳文化;第三个是要去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