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八点多,我们来到半山亭索道站,准备上山。
没想到的是,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原来今天是阴历十五,又是中元节,男女老少大都是上山来烧香的。
候车时,旁边一位妇女提着一袋子香,一套六十八。耐心排队,幸好一次可以载五十人,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
缆车爬上一个山坡,越过一个山头,又驶向另一个山头,就到了南天门索道站。
南岳有七十二峰,放眼望向另一个山峰,南天门在绿树掩映中,露出神秘的色彩。
我们随着人流向南天门进发,路上又碰到有卖香的女子,她追上来跟我说:"请一套香吧,求财、求平安都有,才十八块。"
我心想,女儿快要生孩子了,给她求个平安也好,反正才十多块钱,就说:"十六。"
十六成交,当然,比之前那位妇女六十八那套香种类少些,也没关系,香不在多,心诚则灵。
老妹说:"你这个无神论者也请香了呀!"
我笑一笑,其实只是想求个心安。
下了坡,过桥,又上坡,从南天门到山顶,这段山路很陡峭,见有老人坐轿子的。老妹说:"老妈坐轿子吧?我请你。"
老妈推辞:"不用,不用。"
老妹问轿夫:"上山多少钱?"
"一百八。"
"坐吧!坐吧!"我也劝道。
老妈坐了上去,说:"我来试试蒋**坐的轿子怎么样。"
我嘿嘿一笑,从前都是达官贵人坐轿子,今天老妈也来坐坐轿子。轿夫一前一后在前面抬着轿,我和老妺在后面跟着。
经过南天门,他们没停,上了一个坡又一个坡,拐过一道弯儿,又一道弯儿。在半山腰,他们放下轿子,歇口气。
"辛苦了!"我说,"你们住哪儿?"
"我们就住在景区里,不准外面的人抬轿。"估计他们年龄跟我相仿,干这个工作真辛苦。
重新抬轿上路,到了上面,山势逐渐平坦了,他们加快了速度,一口气抬到了上封寺。
老妹拿出两百块交给他们的头儿,"不用找了。"另二十算作小费了。
上封寺离祝融峰很近了,老妈杵着棍子和我们一起爬到了山顶。
我走进老庙,在菩萨面前拜一拜,然后学别人的样子,在香炉前又拜了拜,然后把请的香丢入熊熊燃烧的香炉,心中顿时轻松了很多。老妈也在功德簿上捐了二十块。
离山顶不远,有个景点叫会仙桥,以前没去过,我们打算去看一看。
沿着一条麻石小路一直往前走,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下面有个山洞,洞里面可以避雨。
这条路几乎没人走,接着往前走,碰到三个年轻人。"会仙桥还有多远?"
"大概200米,"那人微笑着。何止200米,估计走了500米才到。
哇噻!这里真够险的,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花岗岩石蛋,像个孤岛一样,有一块悬空的石板连接两端,这就是会仙桥。
幸好两边有石栏杆,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我的腿有点发软,感觉一阵大风刮过,能把我吹走。
老妈今年七十七岁了,毫不含糊地过了桥,这个景点值得一看,不过不适合老年人。
原路返回,路边有卖水果的,花十块钱买了三个桔子,花八块钱买了一袋去皮切块的凉薯,本来喊价十块,山顶上的东西就是贵。
上封寺边上有个观日台,路边也有卖小吃的,花十块钱买了三串豆腐串儿,又买了每杯五块钱的豆腐脑、凉粉、龟苓膏各一杯。
估计我要的豆腐脑最好吃,在路边石凳上边吃东西,边休息一会儿,接着下山。
下山,腿一直要绷着,还是走平路舒服。坐缆车原路返回,到半山亭,在黄巢试剑石下休息,买了三根玉米,当做午饭。这块石头也是个大石蛋,中间象用刀剑劈开了一样。
然后,坐景区中巴下山,司机对路况很熟悉,车子象一阵风一样开下了山,只用了十来分钟。
岩下赞(谢灵运)
衡山采药人 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 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 仙隐不可别
其书非世教 其人必贤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