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是铁凝善于抓取典型人物,通过对比手法,增强小说的故事性和生动性,来帮助完成主角心灵上的脱变,从而实现小说的思想升华 。
典型人物的主角就是香雪,其次就凤娇。
香雪的性格是腼腆的,害羞的,胆小的。
凤娇性格是大胆的,泼辣的,直爽的。
铁凝选取这样两个性格各异的人物,使得故事更加鲜活灵动和有趣味,增强了对比性,也更突出了主角香雪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
香雪由起初的胆小、害羞、怕事到后来为了追求心仪的带磁铁的铅笔盒而勇敢地跳上火车,与车里的女大学生用40枚鸡蛋换回了心仪已久的铅笔盒,然后她又不怕走30里夜路的勇敢行为,让主角香雪完成了自我内心的升华,同时也达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思想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从一个落后的乡村文明到追求先进的城市文明的一种脱变。
这种脱变是由香雪拿到带有城市先进文明气息的铅笔盒来实现的。
香雪由于换回了铅笔盒而由火车带走,多坐了一站后,她不得不在西山口下车。当她下车时,夜显得更加黑了,加上凛冽的秋风呼呼地吹着,还有走30里山路要走,但是香雪不再害怕了。
因为她拿到了这个铅笔盒,香雪就有了满满的自信心,就不再怕同学们嘲笑她父亲给她做的那个落后的木头铅笔盒了。
拿到了这个带有城市先进文明气息的铅笔盒,香雪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
有了这个带有城市先进文明气味的铅笔盒,30里的夜路,香雪不再害怕;小溪里冰凉的秋水,香雪也感到有了温度;黢黑的隧道,香雪也敢冲过去。
有了这个带有城市先进文明气味的铅笔盒,香雪觉得以后台儿沟也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样“土”;“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是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拿到这个铅笔盒的香雪好像已经触摸到了城市的先进文明,所以香雪才会由之前的胆小、怕事、害羞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大胆、自信、勇敢的姑娘 。至此香雪完成了脱变,替千千万万个农村里的青年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脱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