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读书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觉得书中的干货太少,看完意犹未尽。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不但囊括的方面极广,且分类也更细,内容也更客观。满满的干货,并且有很多心理方面的专业术语、名词。
这本书购于2015年,从这本书可以想见我当时的求知欲有多么强烈,但是欲望有多丰满,实现起来就有多么骨感,这么专业的书籍,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支撑,空有大大的决心,那肯定是决心越大,压力越大,造成的反弹越大,放弃的也就会越快。
因为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时,所制定的目标与读书体会方面不太好,导致后来再也没碰过它,所以这次再看时,我对它及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只就自己有兴趣的几个点去读,比如睡眠与梦境、记忆、判断决策、情绪、心理应激、人格特质这几点。
睡眠与梦一直都是我非常关心的话题,记得几年前想考心理咨询师时,还想围绕梦写一篇论文呢,就是因为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却又那么神秘。
从小到大,我们对自己做的,别人做的梦都非常好奇,总是企图从梦中发现什么,甚至是得到什么预言。
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说,梦里都是反的,且在太阳出来以前把梦说出来,梦就不灵了。我也不知道要灵什么,不灵什么。反正就是傻傻地照着做。后来有了网络电脑,就学会查周公解梦。
再后来上学知道了有一个叫佛洛依德的人专门研究过梦,巧的是刚找了找书柜,恰好有本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下周就读它了,更近一步探索梦的秘密。他相信梦是有所指的,将梦中象征看作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迫的愿望的符号表达。
他与我们中国解梦的方式恰恰相反,我们习惯上会认为梦是对做梦者以后方向的指引。相同的是我们都会把固定的某种东西去代表什么含义。比如我们习惯把梦到鱼,代表将要发财,佛洛依德把梦中的房子代表女性。
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梦的内容表现出与做梦者清醒时所关心的事情,有着极大的连续性。更受着心理及身体上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