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早己淡忘的寒日节

早己淡忘的寒日节

作者: 大方fsg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2:23 被阅读0次

寒日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年轻人知道这一传统节日的少之又少。其实,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这是因为国人深信,落叶始终要归根,不论生前,还是死后,无论天涯,还是海角。寒食无烟火,人死归何处?

寒食文化以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寒食,指在寒食这天要禁烟火,吃冷食,洁净自身是为明日清明祭祖。

“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说的就是寒食节熄灭旧火,夜晚无灯烛待月光来的习俗。

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汉朝时有些地方甚至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并逐渐式微。

作家冯友兰说:

“人理智上知道亲爱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心情感上,我们希望死人能够复活,希望有个灵魂会继续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

一年唯此日,人生几清明!

从前的人相信,不诚信祭拜,祖先会用厄运惩罚后人;对祖先好的话,家族才会兴旺。

每逢寒食,一家人得来到祖辈坟墓前,摆上供品,抛洒纸钱,填土祭扫,修整坟墓,烧香跪拜。

人们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是为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祭祖,就是为了记住。记住你的姓;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从何而来;记住你又为何而出发。

在国人的生命里,祭祖,或许相信的不是鬼神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

唯有记住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今年因疫情的缘故,部分地方的人寒食、清明都不能回家祭祖。而能归家祭祖的人也都得戴上口罩,错开人流高峰然后静默相送。

于是人们在网上推行“云过清明”、“云烧香”。

年年寒食

念念清明

勿怠!勿忘!

相关文章

  • 早己淡忘的寒日节

    寒日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年轻人知道这一传统节日的少之又少。其实,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

  • 邂逅

    我去那个叫`牛角山'的小山村,己经有十余个年头了。那里的山水风景早己随时间久远而淡忘,却有一双熟悉的眼晴,常常跳入...

  • 早寒

    春江入早寒, 苍翠负群山。 夜半鸟飞尽, 欲引江南来。

  • 早寒

    飞鸟舞 树飘香 寒风瑟瑟捂衣裳

  • 早寒

    寒冷的早晨,笼烟的太阳 竖立着,像根冒烟的火柱, 我像置身在蹩脚的相片上, 也似笼烟的太阳一样模糊。 这里...

  • 早寒

    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

  • 春之约

    戴上口罩 春天早己 憋得发慌 雨水过后己是惊蛰 乍寒乍暖 你我 仿佛 还在冬眠 梅花开迎春花开桃花开 朵朵娇艳...

  • 冬雨己寒

    雨今天依旧下,天气冷了很多,给儿子穿了小薄袄,薄棉裤. 雨下成不急不徐,一天没有停歇,气温降了下来。 其实雨...

  • 金城早寒

    滴雨梧桐秋意浓, 清江倒影月朦胧。 忽随叶落风乍起, 飞度乡音满地声。 金城,指兰州。喻固若金汤之意。兰州地处内陆...

  • 早寒(新韵)

    晴空万里挂斜阳 倒影垂帘恨雪狂 风卷流年尝酷暑 今朝感叹晚秋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己淡忘的寒日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kh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