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年阅读打卡(第207天)

2024年阅读打卡(第207天)

作者: 晶雅彤阳 | 来源:发表于2024-07-29 14:51 被阅读0次

当翻开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这本书,会不经意间走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遥远的新疆牧区,有醉人的空气,畅快的风,有包容万物的天空和草原,那里还生活着一些简单质朴的人。

因为寂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温暖友好。

因为清苦,心中没有什么杂念,在四处奔波而又十分简单的生活中体验着岁月的静好。

在李娟的书中,一切苦楚都化为了甜蜜,所有的绝望都变成了琼浆玉液……

李娟赋予了文字神奇的力量,这些力量仿佛注入了我们的生命之中。

荣格说:"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

《我的阿勒泰》让人看到了清苦、无聊而又劳碌生活的另一面,生命的纯净与满足。

人生啊,若看透了这3点,美好就会变成永恒。

1.

拥抱变化,允许一切发生,

把变化当成正常现象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讲述了她们一家在阿勒泰的游牧生活。

那里的人们随着季节的变化,从一个牧场迁移到另一个牧场,每一年,他们都会搬家数次。

李娟跟妈妈和奶奶,也跟随牧民一起搬家。李娟的妈妈会做衣服,还开个小店卖东西,李娟自己也在工厂干过活,她们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

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李娟一家没有选择抱怨或逃避,而是学会了接受和适应。她们在变化中找到了乐趣。生活虽苦,她们却过得很知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活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这些不确定性,赋予了生活无限的色彩。

如果我们一心追求有常的生活,就会常常感到灰心失望,似乎一切都不如意。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一心想找一份能干一辈子的稳定工作,就会感到四处碰壁,到处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怎么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如果他能换一种思路,把一份工作仅当成生活的某种体验或者干脆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他就不会对工作挑三拣四,而是专心于工作给他当前生活所能带来的益处,如果这种益处没有了,只要换一份工作就好了。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和每日的天气一样,永远变幻莫测。

史铁生在21岁时因病导致双腿瘫痪,这一打击让他陷入深深的绝望和自我质疑之中。

在最初的时间里,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对生活感到无比的愤懑和无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史铁生开始在地坛公园这个古老的地方,通过长时间的静坐和思考,逐渐与自己的苦难达成和解。

他意识到,抗拒和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加重内心的负担。最终,他选择了“允许一切发生”,接受现实,不再与命运抗争,而是从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我们能拥抱变化,允许一切发生,把变化当成正常现象,那对生命的感知就会完全不同。

无常让生活每天都有所不同,似乎一切都无法把握,但有一点却是无常生活赋予给我们的最大好处,它为自由意志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舞台。

如果世界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一切事件都将按照既定的模式发生,没有变化的空间,也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无常让世界拥有了动态性,使得自由意志成为可能。

世界的每一步变化都打开了新的可能性,个体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引起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未来的选项,形成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因果链。

如果没有阿乐泰艰苦而多变的生活,李娟的笔也就没有了独特的依托,她可能就无法通过写作改变命运。

如果史铁生年轻时没有患重病,也可能不会诞生著名作家史铁生。

史铁生说:“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

我想上帝也不会给任何人以“最不幸”,它用不断变化的无常的生活来平衡每个人的命运。

变化可能让人失去一切东西,但也会以另一种方式送给你另一些东西。

汽车发明出来后,很多马车夫失业了,但也有很多马车夫抓住了变化,他们进化成了司机。

对于失落、失败和失去,不妨换一种心态来看待。

生命的无常一定是送来了新的可能性。

2.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李娟笔下描绘的简单生活,物质相对匮乏,但人们依然过得充实快乐。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让人们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去追求更多,心灵就会被欲望所累,疲惫不堪。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焦虑和不安之中。

西方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认为,过度的欲望是导致心理冲突和痛苦的元凶。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为了财富和爱情,不断地追逐着心中那个虚幻的梦想,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他被过度的欲望所驱使,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的欲望超出了现实的可能,内心就会产生矛盾和挣扎。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如果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功,赚更多的钱,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降低欲望。

叔本化说:“人之痛苦,源于欲望的无限和满足欲望手段的有限。

欲望是无尽的,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

控制我们所能控制的,让欲望和我们现有的能力匹配。接受我们不能控制的,不与任何人比较,或许生活就会自然变得平静而美好。

3.

敬畏自然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庄子·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描绘,也是对宇宙间最高道德准则的呼唤。

“至人无己”,是说真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能够超越对个人的执着,不被‘自我’所限制或束缚,达到一种无我、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这里强调的不是完全消除或忽视自我,而是在深刻理解并接纳自我之后,能够超越个人的私欲和偏见,达到一种更为广阔、包容和自由的境界。

李娟之所以通够在艰苦无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生活和他人的细致观察。

她说:“在阿勒泰的这片土地上,我学会了敬畏自然,也学会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她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境遇和前途上,而是用心地聆听外界的声音,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身边人的每一段对话,然后用心地把它们记录下来。

在生活和写作中,李娟无意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或许正是这种忘我让苦难变成了她的财富。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在无常中徘徊,与无尽的欲望纠缠,又在追寻忘我的境界中迷失。

然而,当我们真正读懂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当我们领悟了无常中的希望、欲望中的平衡、忘我中的自由,也许我们就会在生活的洪流中找到那根专属于我们自己的定海神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年阅读打卡(第207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lw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