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为湖北籍,但是我爸妈都是从陕西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搬到湖北这边,有20多年了(我是在湖北出生的)。
小时候住的地方叫万家楼,早些时候还有几户本地住户,后面都搬到了镇上,所以慢慢的都变成了陕西过来的聚集地。
说到湖北人就不得不提我家的老东家,姓吴。最先我爸和我妈过来的时候算是一贫如洗,全靠东家的接济,慢慢度过最早最辛苦的那几年。后面老东家搬走,把房子转手给我们家,这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交情。
上初中的时候搬到乡里,方便上学。这里的东家,姓王。去年王家的爷爷突然得病去世,奶奶身体安康,还在坚持买菜,以前都是和爷爷一起,卖的菜品类多种多样,现在就只卖三四样吧!才搬过来,爸妈挺忙,主要是种庄稼,种香菇,有些时候王家的爷爷奶奶会让我和他们一起吃饭,有什么好吃的也都会给我们送一份。爷爷奶奶对我和亲孙子一样,很感谢她们。
后面又搬家,换了现在住的地方,就是街道上,买的姑爷爷的房子。因为亲戚关系,她们做房地产需要钱,让我爸去担保,最高的时候贷款了70万。后面失败跑路,害得我家欠了10万左右的贷款,后面好多年都没缓过来,爸妈也放弃家里面的早餐店,外出打工还贷款。所以那些年异常艰难,很多亲戚朋友都看不起我们,正应了那句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人情冷暖自知。加油挣钱,早日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我们的邻居是一家本地住户,姓李。以前都是买菜和卖豆腐。后面我家早餐店不开了,他家就开起了早餐店,生意一般。我家讲究薄利多销,而且量足唯美,很是火爆。她们家就是味道一般,量也有限,油少盐少,吃起来没味道(可能我们是重口味吧)。这里面我也看到了一个湖北和陕西的区别,本地湖北比较节俭,我们外面搬过来的都是有啥吃啥,爱吃爱喝,手里攒不住钱。
我爸说隔壁家,一年四季没见过开过路灯,一年应该也能剩下不少钱吧!我们家就很少在乎这些,大手大脚。但是说实话她们家两个男孩,一个在武汉买房,一个在无锡买房,勤俭持家还真是了不起。
本地湖北人挺多做生意的,她们头脑灵活,虽说不能挣大钱,但是也能富足一方。另一方面我看到她们很吝啬爱,斤斤计较,精于算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