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某书上发起一个话题讨论,“有什么事情你一直在坚持?” 毫无迟疑地,我写下【写作,坚持了1118天】。
我说的是事实,截至昨天,我在简书完成日更1118篇。不过,除了数字喜人,质量实在太一般。我也一直在反思写作水平没有提升的原因。
粥左罗说,写作是一个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而推动这个转化过程的是你的信息处理能力。所有的输入都不会直接成为你的素材,而是要先经过你的大脑处理。你处理成什么样,素材就是什么样,写出来也会是什么样。
细想想,我的问题似乎在输入—思考—输出三个环节上都有不足。
首先,输入少,虽然对比以前不阅读已经有了进步,但是数量有限。也立过flag,一年要读多少本书,不过完成率不高。盲目听从别人建议的书单,大多数时候都会无疾而终,远不及根据自己需要来挑选适合的书籍。
而且,有一个误区,以为输入就是读书,其实不然,对话,观影,观察,综艺,万事万物都是输入,都是思考的开始。
第二,我感觉我的思维逻辑能力很差,不仅仅是不清晰,很多时候都是混乱的,不仅导致信息处理能力弱,甚至无思考。零想法的结果,无异于风吹过,读书了吗?好像读了,又好像没读。
至于输出,确实有文字数量在增加变动,不过好多内容是敷衍的,是为了为更而更的,可能,提交发布了,我自己都不会看,因为太水啦。
粥左罗说,自己写废写残的东西,别扔,也许还能作为输入的旁路径,可以被再次利用和加工。
毕竟写下的文字,多少也附着了我彼时的思考,反身抽离出来再看,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客观审视。
我的九十万沉睡中的文字,瞬间有了被翻牌子的机会,打算回炉再淬炼一下,让所有不完美的内容再好看一点点。
今日立春,宜立心,立德,立行,立下一个好光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64814/8577c58e8f2ef60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