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春趣》放风筝

作者: 文之剑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06:54 被阅读0次

四大名著中,《水浒传》和《红楼梦》在我们小时候家长是不让看的。水浒不让看,是因为怕学会打架,男孩子处在那个年代,就算不看它,该打架还是免不了的。红楼不让看,据说是里面有我们孩子不能看的东西。还好,现在人性化,课本可以节选,可以让现在的孩子们稍微接触一下,为了以后打基础。

在学习《红楼梦》节选的《红楼春趣》之前,曾经出现了很有趣的事。我试着问了一下,我说,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贾宝玉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贾宝玉太娘了!”

一下子就把我整不会了,孩子们的世界,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要想方设法去跟他们沟通。于是,我又问:“从哪里看出他‘娘’了呢?”

教室里一片安静,没有一个孩子能回答上来。我又问:“到底你们读没读课文啊?我敢保证,你们谁也没有认真读,只是在学校听了其他同学说的,然后就跟风这样说,对不对啊?”还是没有声音。沉默就是承认了,这些孩子们不喜欢读书,喜欢吃喝玩乐,喜欢放假,喜欢去公园。想想,谁小时候不是这样啊!

我年轻的时候,有个阶段流行叫什么《红学》的,似乎还是有组织的,叫红学会。研究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很广。现在好像过去这个热闹劲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结果。我之所以不重视《红楼梦》,就是因为小时候它被《封神演义》所代替了。大概也就是在年轻时,胡乱翻翻,根本没有认真读这本书。我都是这个样子,就不必难为孩子们了。

这篇课文是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我们首先要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在阅读中去了解,去思考,掌握文中放风筝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怎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呢?这还是比较困难的,只能让他们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说是大致读懂,就是略读课文的特点。只是让孩子们学学人物的描写,对话的方式,人物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这些就足够了。能把这些都学会,已经算出类拔萃的孩子了,至于从对话中体现出来的暗示自己人物的心机,就让孩子们去理解吧!能理解多少是多少,这么小的孩子,你教他什么心机干什么,有孩子们的家长教的那些足够足够了,否则,孩子们真的学会了,也是让我有些害怕的。换句话说,即便是成人,有多少人能够读《红楼梦》读出隐藏在其中的东西呢?

红学热早就过去了,成人都理解不了的,孩子们不会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能掌握了,我都烧高香了,还指望能有更厉害的认识吗?

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课文里说的那样,就是一个心地善良、心肠好、性格温和、纯真、率直、并且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的一个人。

还得告诉孩子们,课文里有的字与现代不同,是因为编者遵照原文,没有改动的。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以前的民俗,还可以组织孩子们有时间去放放风筝,大家都放晦气去!

春天来了,到了放飞我们的心情的最佳时刻,那就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红楼春趣》放风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t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