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宛平城高楼林立,街道上川流不息。清晨的菜市场熙熙攘攘,刚在广场打完太极的老奶奶忙着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别看奶奶已经80岁了,步伐矫健得很,心想着为中午放学后的孙子做营养又可口的饭菜。
回家,日历上大大的“七月”映入眼帘,“又是一年7月,80年了,80年了,那年父亲战场杀敌马革裹尸,留下了他的至爱之妻和腹中之女……”
八十年前的七月七日,是中国历史上无法忽视的家国之痛,是中国人无法忘却的记忆。
芦苇荡里的芦苇随着风略带悲伤地摇曳,湖水里的小鱼也失去生机不再如往日一般游来游去,阳光还是依旧地刺眼,寂静的空气被枯燥的蝉鸣声撕破。一切是那么寂静,寂静得令人可怕。终于,炮火逼近,威武矗立的石狮子也难逃噩运。
7月7日,日本军队并没有征得中国政府的允许,随意地在卢沟桥附近开展了军事演习,当晚,日本军队便开始了以一名士兵失踪作为借口,企图进入宛平城中进行搜查,但是中国宛平城的守卫军随即给以了坚决地拒绝,因此日本军队开始向中国宛平城进行猛烈的轰炸了,于是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是八年民族抗战的开始,是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是北京档案馆珍藏的《卢沟桥歌》词曲。
在国家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个又一个的铁血男儿,抛头颅撒热血,一个个倒下一个个又冲向前,挥泪舍弃自己的小家。本该安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没有选择逃避背叛,用身体做肉墙,抵住敌方的火药,血肉模糊的身躯换来的是家国的和平和后代们的安居乐业!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剩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7月30日,天津失守。
谁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孝敬双亲爱护妻儿?可在民族危机面前,他们懂得身后有万万女人孩子等他们保护,他们懂得身后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等他们去捍卫!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踏上战场的那一刻,也许早已忘记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看做是保护家乡抵抗外敌的肉盾,甚至尸骨无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八年抗战,没有齐心协力的全民族统一抗战,怎能度过这艰苦又时刻充满着打击的八年?
七七事变是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开始,在这场持久战中,整个民族把政治分歧丢在一旁,把阶级偏见撇在后面。铁血男儿拿着武器抵抗在前,女人做好后勤保障让远在战场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教师站在讲台谆谆教导告诫民族危亡,学生们大义凛然商讨着救国存亡之法;将领们急促地讨论战术和作战布局,工人们有序地制作着武器…
正是团结的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企图;正是团结的力量,使得抗战中充分发挥我国善于持久优势,让无数铮铮铁骨筑起护国之城!
落后就要挨打!七七事变正是日益强大的日本帝国同落后无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一次较量!使自身强大起来是杜绝被侵略的更为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流血不需要流泪。
8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量越居世界第二,科技文化有了重大的突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也在逐渐完善,国外危机时撤侨撤华力度令我们欣慰,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如今的我们,望着祥和温馨的宛平城,不要忘记那街巷建筑上的弹孔,不要忘记被侵略的血泪历史就在80年前,不要忘记和平的时光是多么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铭记祖辈们的奋斗和牺牲,我们这一代需要时刻提醒自己80年前的国耻,在珍惜如今的和平和繁荣的时候,戒骄戒躁,沉心做事,不忘初心,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脚踏实地地贡献力量。
在如今,我们更要继承烈士们的铁骨,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筑就新时期的护国之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是当今中国面对国际压力,处理好社会问题的重要精神支撑,大家团结一致发出奉献之光,我国发展进程则会更加光明,更快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华民族更为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文本/孙晓丽
编辑/王潇
责任编辑/王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