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随笔
我想作一颗树

我想作一颗树

作者: 布衣虾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00:13 被阅读0次

    不可不了解植物。

    像《桥梁史话》《中国古代建筑图鉴》这样的书一样,《你所不了解的植物》同样是一本适合我这样对植物感兴趣的读者,虽然我另外有对插图尝试临摹的癖好。这让我想起从前自己的课本,从荒废了学业的时候开始,每每都是被这样的或那样的手绘插图占据了的。只是那时候插图大多是动漫人物、美女或者兵器之类的。

    这本书其实是户外生存系列中的一部,毕竟在户外还是需要通过掌握足够的植物知识,进而能够在有必要的时候,借助大自然馈赠的植物宝库,来解决温饱并免除危险。从另一层面而言,当大自然的景观完全宏观的展现在任何人的眼前时,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的转而关注微观的细节,具体到荒原里的一株大树,溪流边的一丛小花,或者枯木上簇生的菌类(菌类独立于植物划分之外),腐木或岩石上的地衣或苔藓……

    在此次的阅读过程中,我得到的乐趣是大过很多其他类型的书籍的。毕竟边写边画,是少年时就有的习惯,同时也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作者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一朵草本植物的构成,木本植物年轮和初芽的形成过程,甚至神奇的蕨类植物并不是靠种子而是靠孢子转换两次形态后才形成之后的样子,再有就是那些能吃的和有毒的植物,让人很神往。毕竟若从自然生存的角度来说,原始形态的人类,一天采集食物大概也就是一个小时时间,然后把剩下的时间都可以放在嬉闹或者创作上。而对比现在的人类先不说令人烦恼的996、007这没完没了的被动勤劳,只说放在大自然当中,若不借助现代的食物和工具,怕是两天也活不过,最后多半要求援或挣扎着爬回城市的牢笼里。

    成年人的世界,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就被儿时憧憬的情景所规划好了。即使并未实现,却时时敲打着自己内心的门扉,力图将自己拉离现实的钢筋混凝土世界,回到那半奇幻半虚无的境界。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掌握了知识后就掌握了懒惰的正当理由,我是从很小时,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棵树,当时的理由很简单,树木活的长久,晒晒太阳就什么都有。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羡慕能成为一棵树,饱经天地沧桑,观尽苍穹里的斗转星移,漠视智人瞎折腾般搞出来的俗世变化,把根牢牢的扎在大地上,让自己的枝丫在水分矿物质和阳光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即使被雷劈被山火烧烤,被动物啃食,另有通过播撒种子再延续没完没了却是生生不息的永生魔法。

    想想都觉得好爽!

    书里讲的那些知识,如果从增强生存的角度来说,对我吸引力有限,毕竟我也不会真的让自己赤身裸体去过下半辈子的野人生活。但了解植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对他们做出识别,而在于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大量能够了解到的丰富多彩的植物装进大脑里。过去我自己曾经说过,每每去外面郊游或者爬山,总是很快就忘掉森林里见到过的植物。因为没有去理解,没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环境里,而现在要尝试把他们一点点记下来,待自己再次处于大自然中,换一种亲历的方式。

    想像一下,在森林里、草原上,不消瞪大双眼,只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耳朵和鼻子去听去捕捉,那一刻,和植物一起呼吸;我的体内血液和养料循环时,植物也一样在内部循环;我在不停的新陈代谢,植物也在生长;在风中飞散的植物花粉、蕨类植物或菌类的孢子……这一切都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不过,这本书有两处遗憾。一个,其中讲述的植物都是基于美洲尤其是北美大陆的植物,这一点导致其中很多植物闻所未闻,少数的如枫树松树水杉芙蓉树蕨菜蒲公英这些还算日常有见过或耳闻,但仅仅只掌握这些大致还不足以在国内森林草场上帮助辩识植物;第二,作者把很多印第安人偏方类似的东西放了进去,这些大致我是不信的,经验主义总干不过科学进步。不过真有特殊场景下饿极的我,或许也愿意试试树皮的味道。但其他介绍的偏方疗效,记不住也就算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想作一颗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as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