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纠结的莫过于,在告诉你答案之前,先抛给你无数难以回答的问题,而唯一能解答的就是时间。
所以如果碰到当下无法解答的生活之疑,不必太过纠结,按照自己的内心过下去,答案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望着窗外的天色渐渐沉下来,又是一天过去。这两日断断续续暴雨来袭,每当暴雨倾泻,窗外白蒙蒙一片,只能听见雨水冲击在防盗窗上猛烈的冲撞声,我的皮肤似乎都要跟着一阵疼得发紧。我躲在被窝里,一边任窗外雨水乱飞,一边沉沉睡去,没有什么能比此刻更加惬意,这是辞职后日子的专属待遇。
要知道,如果是放到以前的我的身上,辞职后安心享受昏昏大睡?不存在的。那个时候,如果一个星期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就会开始严重怀疑自己能力,并且焦虑自己能否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以前的我,渴望那样马不停蹄的生活,就像电视剧里一样,做一个女超人,面对社会游刃有余。
直到后来才明白,自然而然地生活,才是生活的真相。
你有多久没有在日落时分眺望地平线了呢?
辞职前的工作,我已经做了一年半。上岗之前,总感觉自己坚持不到一年肯定离开,离开之后,才发现一年匆匆不过如此。
一年半的时间,每天早上在同一个时刻,坐同一班地铁,走在同样的去公司的路,路过同样的早点摊,要不是因为忘带早餐绝不会停下片刻买早点的难吃早餐摊,熟悉的键盘的感觉,还有熟悉的加班的感觉。
那段时间,除了午饭时间,几乎都忘记了白天的样子。早上出门的时候,匆匆赶路,晚上下班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好想好想哪一天能早点下班,静静地坐在公司旁边的图书馆门口,看周围放学和下班的人群,看一次落日,看一次这个城市白天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感觉我对工作的热情已经大大降低到寻找价值感和幸福感本身,带着这样的念头,难免也会消极工作,加上公司效益的问题,最终选择了离职。
离职的时候,很多人劝我再等等吧,上一天班拿一天的工资,等找到下家再走吧。但其实,当你说着“等找到下家再走吧”,很多时候,拖延了你离开现在处境的时间。因为你手上还有活要做,你不能推脱加班和各种各样的任务,但你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了,做起事来烦躁又消极。而且拖延到最后,往往让你开始怀疑,离职是否是个正确的决定,也许留下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提离职这件事,确定后越早提出越好。
同时,我也无法抗拒自己的内心,我想念傍晚时分的路灯,我想念清晨慢悠悠的空气,我想念下午三点发呆的时光,我想念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阅读的愉悦,我想念那个属于我的生活感。经历过繁忙后,会发现放空的生活的来之不易。
刚毕业的时候,躁动不安,总希望尽快做一番成就出来,很容易急功近利。努力向上是好的,但是慢慢来是必经的路。以前会耐不住没事做的寂寞,一停下来就怀疑自己的没价值,现在才知道,其实那是沉淀、思考和向上的最佳时期。
同期离职的人中,第一次跳槽的同事会很在意尽快找到工作这件事,向往大企业和丰厚的工资。其实,这段时期可以很好地整理之前工作,跳出之前工作框架并发现问题,同时更了解自己工作能力和方向,确定下一步自己需要发挥哪方面的优势,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这样也会更了解什么样的公司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想要去大公司这样。
你需要的做只是,努力、争取和自然而然的内心指引,每一次选择,内心其实早已有了答案。
留在大城市,我不想回家是因为还不想认怂?
因为大学在外地念书,大三的暑假的时候,我表姐问我以后要不要回老家工作,我说我想去北京或者其他大城市。她先是诧异,没想到一向安静沉默的我竟然想去大城市打拼,然后是否定,不行的,你知道在大城市生活多辛苦吗,你现在还没毕业所以还太理想主义。
然后她向我举例了她在北京打拼的朋友,刚巧那个人和我是同个行业。她说那个人现在在北京连房租都交不起,毕业几年了每个月还要向父母要钱,在北京生活了五年现在还不是要回来了。虽然我听了以后说,那我再想想吧,但其实内心却是在小小的抗争,自己在大城市五年才不会混成像那个人一样,我是不一样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来到了祖国的大南边深圳。来的时候刚刚毕业,满怀的雄心壮志,工作两三年后才发现,在外工作赚钱的辛苦。
在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抱着爬上梦想和欲望顶端的心愿,但中间掺杂着太多与懒惰、失败、怀疑、碰壁、否定和基本的生活开销相斗争的瓶颈。太多人因为跨不过瓶颈而保持现状,最后无奈离开这里。
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瓶颈的呢?是当工资已经满足不了赚钱的欲望的时候。一旦你将这个瓶颈说出口,你就会听到那句最原始的话“还不是要回来了”。
“XXX又怎样,还不是要XXX”这个句式能一句话摧毁你所有努力,仿佛你像个傻子去做了所有努力,最后全都变成泡沫一样。
这句话和那句“是否要定居大城市”、“以后会回来吗”,这三句话是我来的最初一段时间,几乎和每个人聊天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之前每次被问到,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留下还是离开,初来乍到的我,面对一切都是未知的我,怎么能知道呢?那时的我,只想和这满腔热血共赴这片梦想的土地,而且是抱着必有所成的决心。
现在,我也许也会开始考虑退路,但也从未有过真的离开的想法,不是因为我还不想认怂,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现在很少有人再问我这个问题,也许是发现我在这里生活的并不算太糟糕。而我父母虽然还是经常提及回家发展的问题,但让人高兴的是,自从告诉父母自己开始涨薪,他们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认可了我的能力,并不是催我放弃这一切快点回家。如果说他们还有什么担心的话,就只是希望我不要太疲劳。
所以你看,在大城市留下还是离开,如果对你来说这个选择很艰难的话,那有可能说明你在这里生活得还不够好,至少目前的状态让你很纠结,而且也不能让关心着你的人信服你的能力。
不想认怂,比起努力说服对方让你留下,不如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留下。当你能力充足的时候,留下和离开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会有人强迫,也不会有人催促。
什么时候结婚,才是最好的安排?
在我所受的教育中,女生没有25岁之前结婚的。我周围的女生都是女强人,她们追求梦想和自由,希望在社会上创造价值。而我偏偏就是那个,最不可能早结婚的早结婚的人。
在我遇见自己的另一伴之前,我以为自己40岁结婚都不算晚。我和身边的女朋友们一样,会用心疼的眼神看着早早结婚的姑娘,仿佛她一结婚就失去了人生的所有可能一样。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年级的一个女生结婚怀孕了,这在女生宿舍简直是爆炸性新闻,我和舍友一边讨论着这个八卦消息,一边替她刚毕业就要开始过上照顾老公孩子的生活感到惋惜。
大四毕业那年,我遇到了我的另一伴,两个人沉浸在热恋的氛围中,对于结婚,我仍然认为十分遥远。就算毕业后离开校园,我也仍认为先做出一番事业再谈什么结婚的事。那个时候,我无比的抗拒结婚,甚至是尽可能的拖延这件事。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毕业两年后,我结婚了。
难道是在这两年中被洗脑了吗?还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都不是,只是自然而然的就结婚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一辈子反正就是他了,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那个时候,我们谈到了订婚这件事,然后跟双方家长说好,双方家长互相见面以后,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把这件事完成了。
从之前的抗拒结婚,到如今早早踏入婚姻的茶米油盐之中,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还是照常。
只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我有时会给自己安排时间,结婚的时间,生娃的时间和赚钱的时间,有时会想什么时间发生是最好的结点,怎么样才能最好的发生,为了让一切完美我需要准备什么。
但直到这一切发生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过分的提前担心总有很多没用的。
我经常被问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试图预知我的未来,但问题就是,我也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以前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也曾试图计划未来,有过担心,有过焦虑,后来才发现,走下去吧,按照内心的方向走下去,总会有答案,而且是最好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