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时间读完了《金融的逻辑》,作者是陈志武教授。之前对陈教授的了解止于微博和部分网络分享的文章,如果想要深刻地理解某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看TA的书,加上本着“门外汉也应该懂点金融学”的想法,这就是该篇读书笔记诞生的缘由。
谈起金融很多人想到的首先是衣冠楚楚,出门自带光环的“成功人士”(从社会地位和人均收入来说,yes !),之外好像想说又无从下手的感觉。也是,毕竟改革开放之后国内金融才慢慢发展,1978距今也才不到40年。像我90后开始对金融有概念,应该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演变延伸的金融危机,然后国家出台4万亿计划,结果是物价上涨,房价高企,落后产能过剩(!导致现在没活干!)等等。毕竟我们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变化是最敏感的,你跟我说美帝怎么样?Who care!
回到书上,陈教授该书的最核心观点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价值和收入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的配置交易”。乍听之下,云山雾罩。
举几个例子好啦。
1.金融与原始社会
原始人的单个人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和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部落内人人共享捕猎成果。这就是金融的雏形,在部落制环境下的金融,是灭有个人空间、私人财产和个人隐私的,好处是大家不用担心饿死,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2.金融与传统社会
人际金融交易是以人格化的隐形方式实现。子女就是跨时间价值转移的方式,中国人习惯养儿防老,也就是儿女相当于现在的保险品、信贷品等养老保险,”多子多福“的观念就是尽可能的降低养老风险。亲戚间的”礼尚往来“也是,每份人情都是合约。美帝因为投资理财产品繁多,老人不必将养老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所以个人更加自由,更加尊重个人空间隐私。
反观中国,传统家庭都是群居,正是因为缺乏充分的途径而不得不将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怎么可能让儿女独居呢?中国儒家讲究”父母在,不远游“”孝道“”三纲五常“,从思想上束缚住儿女(为了防止违约哈哈),不照顾老人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如此的后果,家庭的建立多受到利益驱使,淡化了家庭的感情功能。家庭内部因为利益纠纷而闹上法庭的,兄弟父子反目的例子,我想我们不陌生。(相比较美帝来说父母与儿女,特别是成年后,感情的表达不畅。)
是不是很神奇呢?
3.市场化+”钱化“
如果是三十年前,我要搬家,第一选择肯定是喊上几个朋友来帮忙。生病需要去医院,也肯定是,朋友优先求助。其中的逻辑是,下次朋友有困难时我必须毫无怨言的”随叫随到“。这也是隐性的利益交换,是投资、保险和信贷。现在呢?我可以喊搬家公司,打120,所有在以前相互帮忙的工作都被市场细分了,被”钱化“,也就难怪央行每年偷偷印多少货币了,毕竟钱的功能太强大,需求太旺盛。我觉得这是好事,将友情从利益中解放出来,交朋友的第一考虑是兴趣,而不是能不能帮得上忙。
作为门外汉,让我去读严谨的金融教材,呵呵,抬举了。相对的,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能和我们身边实例结合起来,引发思考的案例。书中还有许多这些故事,该书我认为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对金融有了感性的认识,并激发了了解的动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看看书,关心关心生活,总结总结人生经验,就当做2015年的结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