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一共去过三次炮台湾湿地公园,可是每次的印象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大约是三年前的夏末,表外甥女考上了上海的大学,表嫂来送她。我带她们去看看吴淞口,看看江边。
那是我第一次去炮台湾公园,对里面地形完全不熟悉,走了南门,天气又热,又是湿地,感觉就在到处都是密密麻麻植物的湿地公园小路里一直走,走啊啊,又累又闷又热,体验很不好。
好不容易走到江边,已经累的不行了,拍了几张照片,不知道是累的缘故还是天气的缘故,一点儿也没觉得江边美丽,灰灰地,心情也灰灰地。
那时,我的怀里还抱着不到一岁的小豆包。
第二次,是去年中秋节放假,公公婆婆来上海,他们难得来上海,玩了几天。最后一天,我和先生带他们来这里玩耍,看看吴淞口,还有孩子们。
那一次,由于没有停车位,兜来兜去兜到了北门,那里并没有停车场,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停下来。
第一次从北门进去,一进去就有烧烤,还有游船码头,孩子们坐了游船特别开心。那天天气特别好,天特别特别蓝,孩子开心的唱起了儿歌。
乘了游船,走到里面的大草坪,参观了长江河口科技馆,陪孩子玩了儿童乐园,记忆中也是很累很累,但是还算是很充实。
记得最后要走的时候,才忽然走到了江边的木栈道,由于天蓝的缘故,江水也变得蓝蓝的,特别清澈,水浪拍打着江边的大石头。
那感觉就像是忽然来到了大海边,所有的闷热和劳累随着舒爽的江风和眼前开阔的景象一下子一扫而光,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起来。
没想到后面还有重头戏,先生带着两个宝贝女儿在江边石头里抓螃蟹去了,我就有的休息了,父女三个玩了个痛快。一直听见孩子们喊“爸爸、爸爸,在这里”,可见能让女儿开心激发了中年爸爸的生命热情和活力,带着她俩抓了有两个小时,最后抓了好多只螃蟹。当然最后的最后,在我的建议下,他们把抓到的小螃蟹又全部放走了,开心就好嘛。
这一次,我的小豆包已经快要三岁了,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到处奔跑了。虽然跑一会儿还总是要妈妈抱,但是她毕竟可以到处跑了。
第三次,就是今天。由于前两次的经验累积,已经使得我对这个公园的地形基本算是熟悉了。
今天是和父亲带着远道而来的堂弟,一起去看看吴淞口。之所以每次都要带人来看看吴淞口,是因为我个人觉得这里很有意义。
从地理意义上来说,这里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上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河口城市的地理原因。我总觉得你到一个地方,你心里得清楚你到底站在哪里,而不是只是头脑里的一个城市名字。
从功能上来说,我一直认为,如果说外滩是上海的头脸,来了必得去看一下的话;那吴淞口这里就更像是上海的脊梁。这里有独孤的灯塔,这里有每天来来往往的无数货运船只,这里有忙碌从不停歇的集装箱码头,一排排的吊车。这里是上海重工业的摇篮和基地。
这里的忙忙碌碌给人的感觉是踏实,外滩那里的熙熙攘攘是浮华。
二十出头时初来上海的我,只知道外滩的滨江,感觉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去那里找个咖啡厅坐坐,看人来人往,看浮世繁华,体验人群中的孤单,看眼前那片水不知流向何方。
三十出头时的我,一次偶然办事的机会才发现了吴淞口。一个清晨,江上雾气弥漫,我正好站在江边,听到轮船的汽笛声此起彼伏,看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去去。那一瞬间,忽然欣喜地体会到,原来黄浦江除了外滩的浮华还有这样令人踏实的一面啊。从此对于上海的印象开始有了头有了尾的感觉。
说的有点跑题了,这一段算插入吧!
鉴于之前的经验,这一次直接走了北门,进去就找江边栈道了,直奔最美好的景色而去。看完江景,就走出来看看草坪,关于炮台也是打算像往常一样远远扫一眼,就去河口科技馆的。
但是父亲说,炮台一定要去看看的。我心想也有道理啊,这公园名字都叫“炮台湾湿地公园”,我却从没有好好看过这个炮台和摆在上面的大炮。
所以这一次终于走上了炮台,仔细的看了看那枚原来是三百多年文物的大炮,并且获得了一次不期而遇的洗礼。爸爸把几乎每一个大炮小炮都仔仔细细看了看,摸了摸,研究了一下,他兴趣浓厚。
然后才去了长江河口科技馆,我也偶然的遇见了蜡烛花,还晒了太阳。感觉今天收获好大。
这一次,我的小豆包已经去上幼儿园了。
回头想,这三回去炮台湾公园的记忆,每一次的印象都不同,每一次的体验都不同,每一次的节气都不同,每一次陪伴去的人都不同。
我再想,一个地方如果太大了,你总要多去几次,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全貌,总要多去几次,才会对它不断地有所了解,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认识很可能永远处在那一次的偏颇当中。所以最好每一次相见,都是没有任何偏见的一次全新的发现。
我还在想,其实,每一个不同的人,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体验。因为公园那么大,喜欢看湿地的人看到了湿地;喜欢玩耍的儿童看到了儿童乐园和江边的小螃蟹;喜欢军事和战争历史的人看到了那些大炮,看到了沿江风景在建设中的一次次的变化……
我还在想,因为时间的不同,九月、十月、十一月,每一次看到的风景都不同,江水的颜色也不同,花草也不同……心情也不同。
九月的时候,只有闷热和潮湿,就想要冷风和舒爽,江边却也是灰蒙蒙;十月的时候,虽有燥热,可是刚好又吹到了江风,一切都值得;十一月的时候,有些寒凉,却偶遇了正午的暖阳,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最初,只是闷热和一片灰,后来因为热而偶遇了凉,再后来,因为凉而遇见了暖。最开始,一无所知,在一片迷雾中探路,然后看到了一点儿,又看到了一点儿……一次一次,越来越好。到最后,便也没有什么不好什么好了。
因为明了:世间一切已然都是最好的安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