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想打会儿盹儿的,刚闭上眼,却又想再看一遍《伤逝》。真是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而我也就这么满足了自己。
好吧,从看第一行开始,我就困意全无了。这么着的话,极有可能我原本就不想睡觉。“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几年前的我,绝对不会想到,而今我在看到这句简单又真诚的开头时,会如此的愤怒与不屑。
没错,从这第一行起,我脑子里的涓生形象就是虚伪、懦弱的。他自己没有担当,却要怪子君不再像从前温柔娴静了。分明是他养不起一人一狗,却要在把小狗抛弃荒野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子君不懂自己扔掉小狗是为了养她。
果然,没多久,还是在寂静又寒冷的冬天,他将子君也“丢弃”了。理由嘛,真实得紧,因为他要生存。也因为他已不爱她了,就像他从前灌输给她自由的思想,对她单膝下跪是爱着她一样。从这个角度去想,涓生也算是活的真实又纯粹了,但却实在无法让人对他生出敬畏来。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生存自然是格外艰难的。但这艰难是一直都存在的呀,不管子君有没有出现在他的生命里。既如此,他那么轻易地说出爱与不爱,那么轻易地说出为着生存,着实是让人恼怒了。
涓生所谓的悔恨与悲哀,更多的不过是为了平息他自己内心的纷争罢。并不为着子君,子君的逝去与凄然,终究不过是她一个人的。
记不清之前在哪里看过这样一个解读,我倒很是喜欢:如果许多年后,子君像侍萍猛然出现在周朴园面前那样,忽的出现在涓生面前,涓生大概也是像周朴园那样冷酷、自私又虚伪的嘴脸。现实是揭穿一切矫饰最好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