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秦关终破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最后一百天的战斗是为了大学的美好生活”,这是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教导主任的语录。和大多数考生一样,进入大学一改往日的应试战斗模式,她在学习上有所放松。期末成绩出来,除了高数,其它科目都很一般,管理学只有71分,这让她有所警醒。不少同学挂科面临重修,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以河南籍为主,他们学习能力普遍很强,通过省内激烈的竞争过独木桥进大学。相比之下,她花了太多时间在兼职、学习乐器和课外活动上,不挂科已是万幸。
新学期的课程越来越难,多了程序设计和C语言,对于一个在大学后才使用手机和QQ的村里娃,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一部分男生把自己当成计科的钻研技术,一部分女生倒向管理理论准备考研,专业本身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她对计算机没有多大兴趣,也对空洞的管理理论感到心慌,于是决定转专业。M大转专业政策包容度很高,院内不挂科即可,院外需要通过对方的专业课考试。
因为高二有抑郁的经历,她想到的第一个方向是应用心理学,苏苏就是这个专业的。通过旁听和课间交流,她了解到学好心理学需要读博,涉及变态心理和心理干预,她意识到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不适合该专业学习。恰逢管理学院召开大二分流双选会,除了信管,其它专业在大一大二统称工商管理大类,大三分流成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和旅游管理五个小专业。宣讲会上,只见旅游管理专业老师男的帅、女的美,年纪稍大一点的也显得温文尔雅,细心介绍本科就业及考研方向。
她一直有环游世界的梦想,QQ空间签名是“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对于生活在泥潭里的孩子,向外的求知欲很重要,小时候她经常去同学家串门了解不同的家庭环境。童年的生活一直拮据,五岁时她鼓足勇气问妈妈要小伙伴都喝的“东宝”,遭到训斥并挨了一巴掌,她委屈得大哭。
初中大一点,村里大孩子组织骑行去县城,她战战兢兢到猪毛厂找妈妈要五块钱,难得的是妈妈大方同意了。她开心地和小伙伴出发,一路唱着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在边贸城,大孩子带他们“下馆子”(路边摊),她点的第一份餐是五毛的麻辣烫。拿到一次性筷子,不知如何打开,被呵斥“没见过世面”,顿时感到羞愧。对于连学杂费都拖欠的孩子,旅行更是遥不可及,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组织的一日游活动她都很识趣的回避。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将她的梦想和职业挂钩,本科毕业就可以快速赚钱加环游世界,读研还可以做规划或当老师,简直完美。她想起高中那个男孩在B市学的是观赏园艺,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打定主意,她提交了转专业申请,同时报了英语辅修专业,大二大三周末到外国语学院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