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第六次课
11.12,13章
各位老师,学习完前面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书本的最后三章。
第11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看到强制力这个词,我们首先会联想到惩罚。在非暴力沟通中运用的强制力是出于防卫,而不是为了惩罚。
惩罚常见的类型,有体罚,指责或否定他人。一是从身体上惩罚或否定,二是从心理上对孩子进行强有力的威胁。
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事事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将拉近的关系变得疏远。
作者提到惩罚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比如孩子写字不工整,你身为老师,想让他写好字。这本身是为他着想的一件事,可是你运用了惩罚的手段,罚写十遍。如果这个学生完不成你的任务,你就会很生气,甚至会罚的更严重。你的关注点,就从让学生写好字这件事情上转移到他有没有听从你的话?有没有完成罚写的任务?于是将自己本来的目的给忘记。
试图通过惩罚,让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12章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做是自私的,这和我们的文化倾向有关。中国人的文化属于内隐的含蓄的,不像国外的善于表露自己的情绪。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女孩很生气,可是她的男朋友却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女孩子也不表露自己的想法,只是沉默,让别人去猜。
倾听不仅仅是听,更强调听完之后的回应。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倾听的四个技巧。当一个人有坏情绪,而又不懂得表达的时候,你听到的可能只是对方的气话。所以,在倾听的一开始,我们应该认同对方的情绪,好让他的理智重新上线。
认同情绪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情绪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对话中,情绪就像一个渴望得到关注的小孩子,如果得不到关注,它就会不时地捣乱。
每一种可见的情绪背后都有一系列隐形的问题——“你能接受我的这些情绪吗?”“你在乎它们吗?”“你在乎我吗?”
而认同对方的情绪,就是用安抚的语气说:是的,我都接受,而且也很在乎。
认同情绪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即告诉对方你正在努力地了解ta话语中所隐含的情绪。我们可以用说话方式和语气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完全认同他们的情绪。
例如,当对方问“你为什么撒谎”的时候,你回答“你是不是太激动了?”这是对对方情绪的一种判断而非接纳,是沟通中的大忌。
而类似“我知道,这件事对你很重要,也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生气。”这样的话,就表达了自己能理解对方的情绪,就好像温柔的一掌接住了打过来的拳,用掌心的温度告诉对方:你的情绪,我都懂。
另外,有时对方会掩饰自己的心情。这时,我们应该留意细节,然后指出,例如“你嘴上说没事,但眉头都要打结了。如果你愿意说,我随时都乐意听。”
其实,对于怎么表示认同,并没有所谓完美的套路。有时,可能只要一个点头或一个眼神即可。
所以,在倾听时,我们应该温情地认同对方的情绪。
重新描述
很多时候,对方没有把全部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时,正确的做法不是瞎猜,而是把我们的理解直接跟ta说出来,即重新描述。
重述在对话中有两大好处:
一是为谈话双方提供了一个消除误会的机会;
二是让对方知道你有认真在听ta的话。
在重新描述之前,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是否将对方视为一个理智的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我就可以通过重新描述,和他继续聊下去。因为只有先确认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冷静思考,重述的内容和语气才有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在重述时,推荐大家使用“所以,你的意思是……,是吗?”这样的句式,在开头时询问,在结尾时确认,如:“所以,你伤心是因为觉得我骗了你,是吗?”
简而言之,用认同情绪表达对对方的关注,用重新描述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是一套简单有效的倾听方法。
所以,认同情绪和重新描述,能让我们更好地倾听。
但如果对方一直沉默,这两个技巧还是不够。
我们就可以主动猜测ta的想法和感受,引导ta做出响应。
比如主动询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做,并没有考虑到你的想法?”
不过,除了沉默,对方可能还会不停地打断你或转移话题。
这时,就需要用到倾听的两个进阶技巧了。
再构造和重拟话题。
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倾听对你来说,也就不成问题了。
为了深化大家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青春的烦恼(1)
早饭时间,一对母女边吃早餐边聊天。
看到女儿穿着吊带上衣和超短裙,妈妈皱了皱眉。
你看你穿的衣服,哪里像正经学生?你同学有这么穿的吗?
女儿翻了个白眼。
有啊!美美也这么穿啊!
你怎么不学学好的?你看看邻居家小娜,成绩又好,穿得又大方!
女儿有点生气,语气也变得激动。
一天到晚小娜小娜,你去认她当你女儿啊!
女儿重重地放下碗筷,背上书包。
我上学了!
伴随着“砰”的一声摔门声,妈妈的心情也沉了下来。
想想其实挺悲哀的,如果对方不会表达,自己又不会倾听,可能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假设这位母亲学过今天的倾听四部曲,对话应该会大有不同
青春的烦恼(2)
早饭时间,一对母女边吃早餐边聊天。
看到女儿穿着吊带上衣和超短裙,妈妈皱了皱眉。
你看你穿的衣服,哪里像正经学生?你同学有这么穿的吗?
女儿翻了个白眼。
有啊!美美也这么穿啊!
你怎么不学学好的?你看看邻居家小娜,成绩又好,穿得又大方!
女儿有点生气,语气也变得激动。
一天到晚小娜小娜,你去认她当你女儿啊!
母亲停顿了一下,意识到女儿已经有了情绪,于是开始运用倾听技巧。
是不是妈妈的话让你生气了?(认同情绪)
女儿的脸色好了一些。
如果每天你穿什么都要别人批准,你不生气啊?
妈妈也能理解,被人管的确不舒服。
你觉得我对你有点太严了,是吧。(重新描述)
是啊。
但是妈妈想问你,这件衣服真的合适吗?
我觉得非常特别以及极其合适。
妈妈能理解你的想法,你已经是高中生了,以前的衣服你可能觉得有些幼稚了,想穿的成熟漂亮点。(再构造)
不过,这件衣服的话,有点太成熟了,不适合一个高中生穿到学校去,你觉得呢?(再构造)
其实吧,我也有点这样觉得。但我以前的衣服都太丑了,我怎么穿嘛。
这样吧,这周末我陪你一起去商场,买几件你喜欢的且适合你的衣服。我只负责参谋和付账,怎么样?
好啊!
可见,良好的倾听可以带来更好的相互理解,避免无谓的冲突。
相信现在的你,已经知道了在倾听时应该怎么回应。
不过,倾听并非沟通的终点。我们的对话,势必要有一个结果。
而结果,必须要在决策上达成共识,才能转化为最终的行动。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13章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一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二,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三我们的心情怎样?在表达感激时这三部分先后次序不重要,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个笑容和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
表达感激时,我们要说出
一,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二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三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