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空前,更绝后的中华第一诗

作者: 涂鸦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01:11 被阅读77次

追溯中国古诗之源头对今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清朝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其《古诗源》中曾言道:“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在他看来,中国诗歌当以《击壤歌》作为最早的源头。

另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年迈老人所吟唱的内容如是: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首诗便是传颂千古的《击壤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次:

太阳出来即辛勤劳作,

日落西山就回家休息。

凿一眼井便足以饮水,

长出庄稼能养活家人。

有没有帝王对臣民来说

究竟存在怎样的区别呢?

诗歌重在说明人们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全凭自己劳动所得,帝王之存在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并没起到多大作用。

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在亮瞎人们的眼睛。它反映远古农民旷达的处世态度,映衬农民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肯定,同时更反映出人们对帝王力量的大胆蔑视。

另据传说这首诗甚至是在帝尧微服私访过程中,一位老农知道自己面对的正是伟大的尧帝而特意唱给他听的。尧并不以为忤逆,相反却欣然自得。因为他知道臣民所以敢斗胆直言,正是由于自己的英明决策使得他们能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时也由于自己并不推崇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才使得这些臣民在那么远古的时期便敢于自尊自傲,有了十分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

这里不妨再做进一步的猜想。

远古时代,一首诗歌之传承其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就如这首诗歌而言,或许老农唱过也就唱过了,仿佛一阵风吹过,不会在历史深处留下其印迹。伟大的尧帝却觉得这首诗实在难能可贵,或许他需要将这首诗作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还或许仅仅出于对这首诗歌的欣赏,因而让自己的大臣将这首诗歌记载了下来,于是这首诗歌同时作为一段历史的印证被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民族历史的深处。这里不排除正是由于尧帝的推崇才使得这首诗一直广为流传到了今天。

我很欣慰中国诗歌是以这样的一首诗歌作为起源的,至少它说明中国古诗并非只是一味的奴颜媚骨。

然而仔细考察中国古诗,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这首诗歌既空前,更是绝后的。因为嗣后在几千年的诗歌创作过程中,我们几乎再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

甚至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会因此困惑不已。

譬如曾经有这样一个集团,投资了好几万试图刺激经济(貌似“万”后面需要另外填进去一个“亿”字),其实相当一部分财力是投到水里去了。

于是在某次集团会议过程中就有人提出了否定意见,指出这样的决策是否失当。

集团首脑却不容置疑地说道,这几万投资的决策出台是完全正确的。

不难想象这表达了什么意见?大概在这个集团内部,集团首脑的意见是不容怀疑的,对了当然是对的,即便错了也还是对的,完全不允许有任何否定意见之存在。在这样的集团内部,或许有许多人都是跪着的,所以这里是听不到真正的批评意见的。

我时常在想,那些否定尧之伟大的人是多么的荒谬而愚蠢。至少卑微如我者并没有真正见识过比尧帝更为伟大的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诗人,我同样对于《击壤歌》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这首诗歌至少不是跪着的。

相关文章

  • 既空前,更绝后的中华第一诗

    追溯中国古诗之源头对今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清朝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其《古诗源》中曾言道:“帝尧以前,近于荒...

  • 空前绝后

    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没有失望,就不会有绝望。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从看到别人的不容易开始。当我们把关注点...

  • 空前绝后

    野草 在泠冽的冬风中打颤 我曾 倾尽全力去爱 直到荒芜人烟才罢手 原来 那些卑微的时光 早已在生命里空前绝后 《马...

  • 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 【出处】 佚名《宣和画谱》。 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顾恺之的人,他文采出众才气超人,绘画更是炉火纯青...

  • 空前绝后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迈雷托士告上法庭,罪名是不信雅典的神和败坏青年,古希腊思想文化的第一盛事——苏格...

  • 空前绝后的快乐

    睡了个迷迷蒙蒙的该讲午觉还是什么。整理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行李。 思绪如这窗外的细雨,不做声色,而又呼之欲出,隐隐作痛...

  • 【剑雪江湖】练葵花宝典、辟邪剑谱这样的功夫为什么要自宫?

    因为这样空前绝后的武功本来就是给太监练的,若想空前,必先绝后。 ​试看历史,是谁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

  • 看得见家国,也要守得住自己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空前绝后,各国元首齐聚我堂堂中华大地,看睡醒的雄狮发出震惊世界的怒吼...

  • 李白的酒与剑

    每当我们提起李白,总会想起遥远的盛唐。他生在中华民族空前绝后的盛世,那个盛世造就了李白,也造就了杜甫。 盛唐的天空...

  • 旧断,新不接

    文/琴音 A绝望了。恐惧袭来。空前绝后的悲伤铺天盖地而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既空前,更绝后的中华第一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ku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