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旦,全国的学校都在各种跨年,甜心班级也不例外!
数学考了100分
放假前一天上午,数学老师给孩子们考试了,布置教室的时候听班长妈妈说班长只考了85分,我和家长也不熟悉,不知道班长成绩如何,我想既然能当班长,成绩应该不会很差,难道是试卷太难了?
一问才知,并不是试卷难,而是孩子们的心早就“飞”了 ...
早早的知道下午有元旦晚会,控制不住的激动、兴奋、期待,孩子们还小,情绪管理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考试的时候可能还在想着下午的活动,所以...大意了! 粗心了!漏题了?都有可能发生的!
我在想,甜心会考多少分呢?
回家还没来得及问,甜心主动跟我说:
妈妈,上午数学考试太简单了,所以我写的很快,写完之后我还检查了3遍,找出了4分小怪兽,我考了100分!
老母亲,很欣慰,欣慰的不是100分,而是甜心面对下午的元旦晚会并没有那么的兴奋,这是为什么呢?
生活里的仪式感,一点点的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我猜测原因可能是,甜心的成长过程中,从不缺少仪式感和小确幸!
要说人生艰难,那绝对不是成人的专属,孩子也有孩子的烦恼。我们甜心的烦心事算很少了,生命状态大多数都是松弛快乐的,但是纵观整个社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迫进入“鸡娃”大军,看到别人家孩子上早教,我们也要上,看到别人家孩子学英语,我们也要学,总之一步都不想落下,步步紧跟!
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比较“痛苦”的,用“紧张” “恐惧”也许更合适,孩子还太小,甚至还不能清晰的识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所以,家长在生活中给到孩子一些仪式感和小确幸就显得很重要!
《正面管教》有一句话: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我们希望孩子能热爱学习、乐观活泼、元气满满,那么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感到开心,除了父母日常可以给到孩子亲子陪伴和互动之外,我们还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给到孩子一些“惊喜”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好” ,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
成年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仪式感和小确幸,相信那些和我有着一样理念的家长朋友,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会,精心的安排孩子的生日会,跨年仪式,开学仪式,孩子完成某个小目标后定个蛋糕,买个玩具等,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其实也很开心,期待着孩子看到我们的安排之后惊喜快乐的表情,身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是天性,只是很多时候,被不切实际的期待、暴力的语言、父母自身未处理好的情绪等问题,阻碍了!
学校要不要花钱给孩子创造仪式感?
9月份开学季,当时网上就在抨击,孩子开个学而已,搞那么多花样没必要,助长了孩子的攀比之心等,我也不能说这个观点是绝对的错误,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要一分为二去解读,一件事有积极面,也会有消极面! 我们可以选择两害相权求其轻!
为孩子举办开学仪式,确实会有一些开支,也不是每位家长的价值观和经济条件都允许自己有这个开支(其实一场活动下来也就几十块,就安排的很好了,我相信没有花不起的家长)我们理解和允许这些家长发表自己的观点,毕竟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也不排除,各个班级之间会有攀比(毕竟比较是人的天性) 只要不过分,不上升到“奢华”的程度,在可控范围内,适当的比较,反而会激发创意(哈哈,把仪式办的花钱少,感觉好,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这....勉强算是做这件事的消极面吧!(虽然有点点牵强)
再说回积极面
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班级,爱上老师和同学!
如果我们的学校可以给孩子们,时不时的来一次惊喜的安排,给孩子精神上喜悦快乐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除了家长以外,还有另外一些人学校,老师给到自己这样的精心安排,他们的感受一定是开心的,孩子们也会因为这样一次次的仪式感,而慢慢的感受到学校和班级,老师是温暖的,有爱的,会对学校和班级老师有更多积极的感受,慢慢的喜欢上学校(特别是小学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喜欢哪位老师,也会喜欢哪门学科。
同样,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老师,便也会渐渐地喜欢上学习!让学校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爱的地方,即便有时候对孩子们要求严格了,孩子们也会因为这份关注和关爱,而选择包容和理解!
我是拥护学校给孩子们安排适当的仪式感,让孩子感到幸福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到这里!
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