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档书香气质的节目火了,《朗读者》,对,就是董卿第一次担当制片人的那个节目。
第一期节目压轴,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九十六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来到《朗读者》的节目中。
许渊冲老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的作品有《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流年》等中外名著。老先生也是亚洲首位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国际翻译家。
当许渊冲老先生和董卿对谈时,老先生聊到了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歌——林徽因的《别丢掉》,这首诗是林徽因纪念徐志摩遇难一周年而创作的。老先生讲到动情处,眼眶立马就湿润了,他充沛的情感打动了所有人。
正如董卿所说的“热泪盈眶是年轻人或者说明心还很年轻的标志,老先生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心态依然非常年轻。”
2007年的时候,许渊冲老先生得了直肠癌。那时候医生说,最多只剩下7年的时间了。然而到了2014年,却在医生说过的生命终点,拿到了一个翻译的最高奖项。今年96岁高龄的许老先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计划把莎士比亚作品翻完,还有30本左右的内容。”
许渊冲老先生虽然96岁的高龄了,但他现在依然会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连许多年轻人都不做到,老先生却说“我每天从夜晚偷几点钟来弥补白天的损失。现在还是每天翻译,不干我就难受。”
罗素曾说过,“只要具有强烈的爱好,活动又都恰当适宜,我根本不必担心衰老。”正是因为对翻译的热爱,即便已经96岁的高龄许渊冲老先生,当谈起翻译时,眉飞色舞,依然会像年轻人一样激动地热泪盈眶。
看着老先生的年轻心态,我不禁开始审视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不是除了上班之余,就没有吃喝玩乐之上的爱好?所幸,我还有热爱的事情,坚持阅读、坚持写作,一周至少看一本书让我内心觉得无比充盈。
记得,在上大学之前,每次填写资料时,我最束手无策的是爱好特长那一栏该怎么填?每一次我都只是敷衍地填着听音乐,这算哪门子的爱好。以前,我最怕的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无趣的人。所以,我到了大学,就逼着自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泡图书馆,去跑步尝试马拉松。
在我跑马拉松的时候,曾被朋友问,你去跑马拉松,能拿到奖金吗?我回答道,拿不到奖金,99%的跑者去跑马拉松都不是冲着奖金去的。朋友随即问道,那跑马拉松有什么意义呢?不是浪费时间吗?我笑了笑,没有继续回答他的问题。
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里,不止是跑步,很多爱好经常被看成是在浪费时间。我难以认同这样的观点,很多时候,坚持培养的爱好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或者培养出自律的习惯。
当我们培养爱好的时候,就需要自我监督。没人会每天监督你,催促你坚持你的爱好。一切都是由自己负责,就像跑步,你什么时候去跑步,跑几公里都由自己决定。当你坚持一项爱好时,你需要挤出时间培养爱好,这就在无形之中锻炼了你的自律能力。
不论成败,没有对错,去坚持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