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葭州寒月
一
昨天才开始,慢慢从基本功开始训练,把自己的基础打扎实。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汉翻英做的不好,主要是哦因为的英语水平不济,可是,最后才发觉原来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我们英语水平很高了,也许还是不能够把汉语翻译成英语做的特别好,因为语言有时候是互通的。你不光需要的单向的语言能力,你要中英文都特备厉害才行。走了那么久的路,最后才发觉自己要回到远处。自己的汉语学习不是很好,尤其是汉语语法知识学的不尽如人意。因此,我必须要从头开始学习汉语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的汉语理解和分析水平。现在但就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角度来谈谈汉语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
首先,汉语看上去很分散,如流水记账,一逗到底,但同时所有句子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汉语形散神聚。但是表面看上去看似一长串,大部分都是重复叙述。我们对于这一点的翻译,就必须对汉语句子进行逻辑分析,2-3个一群成为英语的一个句子。英语是形合语言,而汉语是意合语言。所以,把汉语打乱进行逻辑重组就可以很顺利的翻译成英文。其次,汉语注重四字句和六字句表达。“骄傲自豪”其实就是骄傲(英语中就是pride),“流光溢彩”,“前仆后继”等词语都是重复表达,也就是说汉语重复多。比如....的情况,.......等问题,其实我们只要翻译出前面的内容即可。“的”和“等”后面的内容几乎不用翻译,因为这些都是外围词语,不是核心词。再次,英语的语言是静态的,汉语是动态的。汉语会有很多很多动词。所以,英语翻译不能都翻译成动词,由的要通过介词来隐藏动词,有时候用名词和形容词。词类的恰当转换时很必要的。有时候汉语的形容词需要转化为英语中个动词。反正,翻译不要做做文字的搬运工,而是要学会通过逻辑,对双方语言逻辑高度的再创造,最终要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最后,汉语表达一般是先叙说事实(facts)和背景(background),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判读和结论,形成一种”前轻后重”的语言现象。而英语则表现出“前重后轻”的形式。也就是英语时非常直接的表达,先说重点后废话。汉语时先说废话,重复再重点。翻译id时候,我们经常将是表态,判断和结论作为主句,事实背景为从句。英语翻译成为汉语的时候,我们首先处理从句,因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三
汉语翻译成为英语,它不是文字的对应转化。往往采取的时“C-C-E"的翻译过程。也就是我们要先对汉语文本进行切分断句,逻辑分析,弄成1-3为一组的小的意群,然后再进行英语翻译。所以,难点就是我们如何对复杂,看似毫无逻辑如流水账一般的汉语进行有效的逻辑切分,转化为简单,容易明白的较短的分局之间由明显的逻辑关系的小汉语句子,最后开始做翻译。所以,翻译有时候要传达神似的那一部分。不然,人工和机器翻译由什么区分呢?人工翻译是一种灵魂,有热度,有思想的翻译,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本来就有的深层次美。
四
”深入浅出“和”得意忘形“是我们翻译时候的追求。任何翻译,都需要两种语言较深的基本功。无论是从词,句子,篇章和语法,还是逻辑分析,都要能积累足够深,才能慢慢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