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千万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同时也千万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一定要把握好那个度,否则过犹不及。也不要把自己的处境投射到外界,那就是会去衡量比较。然后你就会觉得别人如何好,自己的处境如何糟糕,那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个只是一种投射。
万事万物都是以你为核心的,就是以你的角度看过去虽然可能会面临一些别人设置好的规则,或者说不可避免的要去挑战。但是你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面对的还是你自己,不是别人。就是你缺什么你就补什么,切忌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太当回事就会小心翼翼,反而错失一些机会。
那你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那你相当于你摆烂,你摆烂你什么都不追求。可是如果说你确实可以达到躺平的标准的话,那你可以摆烂没问题,但是你还没有达到。那这种时候你的摆烂某种程度上便成了累积负荷。每个人心理上所谓的超负荷都是以你自己的时间堆积起来的,你必须要把自己的时间利用起来。
当然,不是说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去这么做,而是说你应该松弛有度,这样生活才能够使你步入正轨,而不是说一味地往后看。不管身边所有人怎么样,你要自己往前看。因为你的目标是远方,那你就不要停留在原地。
你的目标如果是在原地,那你就不要瞻前顾后,请你务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是说总是被周围的声音裹挟,或者说被你自己内心的恐惧吓住了。
你自己应该非常清楚自己这一点,这并不是一个很深入的话题,而是说你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承诺,你具备静下心来跟自己讲话的能力。
一个人可以跟自己独处,那就意味着你有独立的人格。你可以平心静气地执行下一步,而不是逃避,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当然你如果实在是想停留在原地,那你也可以跟自己达成协议。
人生就是这样的,你不可能说什么都得到,但是你也不可能什么都失去。你总是会有一个取舍,总是会有一个得到,一个失去。不能既要又要,后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面对这个结果你依然可以说你自己毫不在乎。不过这是另外一种小屁孩的话,就是说好像你可以跳脱出什么,什么都不要,那是很幼稚的。
你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幼稚的基础上。虽然你一开始是幼稚,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你不可能说这个游戏已经开局了,你说你不玩了,那你很不负责任。你既不对自己负责,也不对你的队员负责。那距离你真正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就更远了,你想要成为的就是与优秀的人势均力敌的那种人。
那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在执行的时候就要拖延了?这是我给自己的一封信,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省,当然不要过于沉溺于反思,我要的是执行执行再执行。此刻,不是说我现在声音有多大,也不是说我现在多么有道理,而是说我希望自己记住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很多道理大家都听过,但是我觉得听过、知道、做到,三者是完全不相同的。你转身可以忘记一些道理,但是我现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起码给我自己加深一个印象。
打个比方,一堆书籍里面,我必须要把那个重点内容放在第一页。我时不时会看到,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源头。我希望自己必须务必成为一个有执行力的人。
意思不是必须要这个事情有结果,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既然想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到,就一定要去做,最终的结果不一定会让我满意。但是我要做,起码做了就是做了。如果不做,我肯定会有遗憾,我不想要那么多遗憾,我想到自己明明总是说要留在此刻当下,我不要那么多的标榜,不要不要给自己那么多标签。我要做,而不是说。
我不是要逼自己,我是想记住。因为我很容易忘记。
向前走,别回头!读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带给我这种感受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电影《阿甘正传》,“向前走,别回头”所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感动。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又是一本我过去翻来覆去读不懂的书,现在也未必完全读懂了,但是我从中确实收获了启发,也许是因为人生经历的叠加,让我看到故事背后的诸多隐喻。
这是一本直抵人内心深处的书。文字是有感情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在我信奉长期主义的第二年与这本书重逢,真的很高兴。
文中圣地亚哥和炼金术士的对话:
“谢谢!”男孩说,“您教会了我世界的语言。”
“我只不过使你回忆起早已知道的事情。”
在这两年阅读或者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此也深有感悟。很多东西好像是自己早已经知道的,然后等我们去阅读的时候产生了共鸣,然后加深了印象。但我过去相对自以为是,认定很多道理是我从生活里感悟出来的。仔细想想何尝不是早就形成的呢,只是我自己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个角度,也就是比较实用的角度去思考,实际上也可以用苏格拉底“知识不是向外去找到的,而是通过自己内心回忆而得来的”那种思维去推理。
本书下部结尾处,战乱中沦为劫匪的难民头领让我看到了世人的一些面目,就是你自己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你自己亲手抛弃了曾经的梦想,你还要去取笑他人依然怀揣梦想。人性的,太人性。
我想我一定会继续往前走,毕竟天地广阔,我亦知道我一定会往回走,因为人生的幸福在于回归最初的平凡,但是一定要先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