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本芬
会让我想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秋园》是女性主人公的视角,一生磨难:有时代的破碎、人性的善恶、生离、死别、隐忍牺牲与不屈。阅读时不能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感受到作者日常且流畅的话语中却沉载着压死人的重量。借由此书如似自己在20世纪活了一回,让生长于当今时代的我,内心增加了重量与厚度。
又如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里阿拉伯女性的“原来苦难之后还是苦难”。
《秋园》代后记里说的:“后来,年近古稀的妈妈开始动笔写她的自传体小说。阅读小说时,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拉进一个家庭残缺不全的历史中,那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家在时代大浪中载沉载浮、挣扎求生的过程。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家时靠一位裹过脚的母亲和她不幸而早慧的女儿撑持起来的。”
我又一次陷入对女性的力量的崇拜与思考。
脑海中是我最思念人——奶奶的脸,淡定且坚毅。
————————————————以下摘录————————————————
我意识到: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梁先生是爽快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秋园自己活到了八十九岁,去世前那几年,她常说的话是:“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
他真正成了穷光蛋——穿在身上,吃在嘴里。
满月般的圆脸。
乡下老规矩,“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兵桃,爹爹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没把这日子过好,真过得不像人样。”
“梁老师,人难免有个落难的时候。你千万要耐烦过。”
慢慢地,他佛缘越结越深。
他是见过世的精明人。
快乐的日子一年像一天。
不过相隔一年,她脸上已笼罩脸一层命运的晦暗之气。乔木林很熟悉这种气息,一眼就看了出来。
世上的事还真有风回路转的时候。
仁寿在世时老说,教师与医生事最好的职业,不管哪朝哪代,总要有人教书,总要有人行医。
从此,她成为一个母亲——如同秋园,如同世世代代的女子。
秋园说:“小泉,生死有命,只好少想点,让人王安心去投胎。”秋园劝慰地摩挲着小泉的手。那手掌粗糙,满是深深的纹路,里面全是做活留下来的色素,永远洗不掉,是一种洁净的丑陋。“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但妈妈写起东西来就像拧开自来水龙头,随开随有,文字顺畅地从笔端流出。我想,那是艰辛生活给予她的馈赠。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她用这两句来形容自己的一生。 我想起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里,艾迪的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过那种不死不活的漫长日子做准备。”
我见过非洲大草原上的牛羚横渡马拉河的情景。对牛羚来说,它们的命运就是渡过马拉河,河水会让它们一再跌倒,只要意志力稍微退却,可能连求生的意念都会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