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
不老的斜塘老街

不老的斜塘老街

作者: 水天一色_fc53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3:34 被阅读3次

    骄阳之下,将入三伏之时,便是孩子们的暑假开始之时。高三啦!今年继续发扬了充分的民主,女儿自个儿决定不补课,我们又开始了放羊式的学习管理模式。话虽如此,孩子自己不敢怠慢,每天的学习计划排得满满的。

    可能年过不惑的老妈们都有一颗越来越强大的心,对于孩子的成绩看得越来越淡了。每次女儿问到我:老妈,你觉得这个问题严重吗?我都说:这个事情没啥的呀!然后举一堆例子给她听。引得女儿一阵感慨:老妈,你的心真是越来越大了啊!

    她老爸的观点特朴素:不管将来上了什么样的大学,毕业了总归是要上班生活的。女孩子最要紧的是会打理生活,其次才是学习成绩。

    有了这么宽松的家庭氛围,自然就有了带她“放风”的计划。自去年校友中秋博饼后去斜塘老街的36个故事咖啡馆后,一直念念不忘。那次只顾着打牌,对于写在粉墙上“斜塘老街”四个大字只有个惊鸿一瞥的初印象。

    提前和住在附近的师妹联系,坐地铁一号线到星湖街的三号出口下,到马路对面坐115路公交到斜塘老街西站下车。

    下车,傍晚六点左右,太阳已由热辣转为温煦,和着大风,倒也凉爽。往回走,一大片围堰之内种满了时令蔬菜,一对中年夫妇骑着的电动车放在一边,摘着地里的菜。估计是哪个开发商搁置的工程。

    菜地的北面是一条小马路,马路到河之间是沿河风光带。延袭苏式造景技术,亭台石桥,回廊曲折。葱茏的树木倒映在涟漪微澜的河面上,勾起了多少行人的柔思和曼妙。

    师妹说因为上午爬山后,大餐了一顾,晚饭就免去了。本想先好好在太阳下山前赏景再吃饭。无奈女儿执意要先与师妹会合后才肯赏景。打开高德地图,找师妹所在的“坐忘书房”,但不知怎么地图出了问题,只在街边的导引图上知道在54号,河对岸。

    急急忙忙之中,走过牌楼,有两排题诗。之内是修竹假山,三三两两的行人。两旁的店铺,以茶馆、咖啡馆、书店、饭店、艺术品店为主。建筑以独幢的三层小楼为主。木质窗棱,屋檐飞翘,古质的风貌扑面而来。

    这斜塘老街其实不老,是在四五年前打造的新街区。但却是在苏州为数不多的特色街区,全街以斜塘河为主线,房子错落有致分布地在河两侧。与市内的凤凰街、太监弄、绿宝等相比较,显得悠闲大气。

    市区的饭店,往往是店员来来往往,仿佛要将门口每位走过的行人,使出浑身解数,生拉硬拽,成为消费的客人。否则就枉为店员了。

    这儿店里的店员,神定气闲地几人聚在门口,谈笑着,无意将行人发展为客人。那些卖艺术品的店家更是如此,稳稳地坐着,艺术品,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嗯,就是要有这样的姿态。

    想起泰国的那些店家,中午十二点了,刚开店门,下午有些干脆在躺椅上睡着了。也难怪,人家可是有保障的,生病住院,无论多大的病,只要付6个铢就可以了。

    每个店门口都植了花卉盆栽,以藤蔓类为主,与木制装饰相得益彰。有景如此,有风如此,有白云蓝天如此,吃什么,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事了。

    电话联系了师妹后的间隙,我们看到了养在大水池里的锦鲤,人们对于规模宏大的集会,不管是何种形式,总是欢呼的。但鱼儿们游得是急促的,方寸之间,身姿无法伸展。

    和师妹会合后,我们到了师妹推荐的泽味阁吃饭。客人很多,只有二楼的连廊上有一个桌子,对着夜风,树影婆娑,没有空调也无妨。对面的绿树池水,默契着餐桌上的白瓷餐具,木桌木长凳。

    三个70后、80后、00后的不同时代的女生,聊起了衣品的培养,聊起了对读书的感觉。师妹喜欢在坐忘书房看书,专心于需要思考和联想的内容,这个时候,手机是身外之物。坐忘,一坐就会忘了时间,这个名字真妙。

    女儿现在每天看红楼梦是为了高考必考的那5分,如果高考结束了,她还会看这本书吗?

    前几天整理她三岁时给她买的《儿童经典诵读》,全套的《论语》、《孟子》、《大学》等,她说当时我没有带她读,所以她基本上都没看。

    岁月总有缺憾,好在无论什么年龄开始读,经典都在,不会多一首,也不会少一首。不同的年纪,读后的有不同的感悟。

    关于衣品,师妹说总要在刚开始的挑挑拣拣、琢磨对比中,才能知道,喔,原来自己是适合这个风格的。想起上次在留园给她在一排木窗前拍的照,灰色的大衣,米色的圆沿帽,黑框眼镜,足足的民国才女范。

    回来路上和女儿讲起,师妹是从武大本科到厦大研究生。我想这与她专心看书是分不开的。希望女儿从今天的交谈中得到一些启发。

    站在揽月桥上,看星星点点,碎金般撒落在水面上。镰月挂在东方之门的右侧,国金大厦像一把刀竖立在群楼之巅。

    滴滴打车到星湖街地铁口,女儿说:就这样再见了,园区。总是要回到作业中去的,不必惆怅,你的未来之路上,各种各样的园区等着你。

    她说:我们今天出门跨越了两个火车站的距离。因为上小学时,她老爸有次坐火车去接她回苏州,那个时间点没有到苏州站的车,所以就买了到园区站的车票。

    少小时的历历往事,父母家人的陪伴,同学老师的相处,随着她成长的路,一页页地后移,却也一层层地在镌刻在她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老的斜塘老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t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