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经 招瑶山

作者: 风清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20:03 被阅读0次

    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①。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gǔ)而黑理②,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③,伏行人走,其名曰狌(xīng)狌④,食之善走。丽麂(jī)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⑤,佩之无瘕(jiǎ)疾⑥。

      ①金玉:这里指未经过提炼和磨制的天然金属矿物和玉石。以下同此。

      ②穀:即构树,落叶乔木,长得很高大,适应性强。木材可做器具等用,而树皮可作为桑皮纸的原料。

      ③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

      ④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

      ⑤育沛:不详何物。

      ⑥瘕:中医学指腹内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蛊胀病。

    译文:

    南山经的首座山系是鹊山。鹊山山系的首座山是招瑶山,靠近西海。山上有很多桂木和金属矿物、玉石。山上有草,形状像韭菜,开青色的花,它的名字叫祝馀,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有树木,它的形状像构树,黑色纹理,花朵光彩耀眼,它的名字叫迷榖,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有野兽,形状像禺,白色耳朵,伏在地上,像人一样走路,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疾步如飞。丽麂水从山里流出来,向西流入海,水中有很多育沛,把它佩戴在身上,可以没有腹腔肿块的疾病。

    解读:

    先捕捉四个重要信息。

    解决饥饿,可以食用像祝馀这样的草;疾步如飞,成为世界飞人,可以食用像禺这样的肉;外出旅行,避免迷路,可以佩戴像迷穀这类植物;消除腹腔肿块,可以佩戴像育沛这种鱼类。

    这四个信息,放在饮食、运动、户外、医学等领域,都可以无限放大,有所启发。消除饥饿感,与酶元素有关;提高运动机理,与神经与骨骼系统有关;避免迷路,与大脑的记忆、分析、判断等能力有关;消除腹腔肿块,与基因学有关。如此延伸下去,是否会有某些领域的突破呢?拭目以待。

    再来看四个名词,“招瑶”“祝馀”“迷穀”“育沛”。

    招,打手势,呼唤人;瑶,表示一根绳子上系着三块玉,䍃是瓦器,为人们所熟知。招瑶,即为有玉的山,形状像给人打手势的山。也表示是名山。

    祝,是祭祀时主持祷告的人,在石桌旁跪着,张大嘴巴;馀,表示有住房有吃的。祝馀,即为可以吃,也可以装饰房屋,也可以用来祭祀。祭祀时张大嘴巴诵祭词,以表虔诚。

    迷,迷失方向和道路,又像米一样四通八达;或者因为四通八达,所以迷路。穀,是带壳的禾谷,百谷之总名。迷穀,是所有有十字路口的道路的总领,识别它,就能识别正确的方向。

    育,生育万物;沛,形容水势大。育沛,水利万物,化解淤堵,可以复原到生育时的最初状态。

    这四个名词已将彼此属性交代一二,再深入文本时,更能揣摩到各自所需之物。

    第三,来看看“西海”。

    《尚书今古文注疏》:“山海经里的西海,亦名渤海,汉时谓之蒲昌海。”《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海内西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住積石山。”里边的西海,皆指渤海。《说文》云:“泑泽,在昆仑虚下。”泑泽,即蒲昌海,亦谓之西海。

    《禹贡》中却不言西海。《索隐》曰:“西海,谓蜀川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山经 招瑶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cs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