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和孩子是不是有一种状况呢?
孩子和您进入了“无话可说”。
此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反思一下平时都和孩子聊什么。
我相信很多家长会这样回答:
“聊得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学习以外的很少聊,即使聊家常,时间也是很短?毕竟在父母的眼里孩子还是个学生啊,闲聊其他好像有点浪费时间。”
我相信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吧!
心理学家武志红就曾说,“中国家长最缺的,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除了问学习,剩下的就是说教,聊天的目的总是十分明确。
所以父母既不愿意听孩子的“废话”,也不愿意和孩子闲聊。
实际上,聊废话的好处,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01
和孩子的废话越多
亲子关系才越近
或许许多家长会问:生活中的闲聊有必要吗?
其实闲聊,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更容易让人接受教育的方式。
闲聊的时候,是孩子最容易卸下心防,暴露自己的时候。
心理学家贺岭峰在某次访谈中就说到:
“因为家长和孩子聊废话的时候,孩子内心是放松的,他们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都说出来。
这样家长就会知道孩子目前在群体当中的困扰是什么,然后家长通过聊天,间接影响到他。”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闲言碎语里,蕴藏着不动声色的力量。
高级家庭指导师刘称莲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写过一个故事。
有位爸爸偶然间发现儿子的裤子里,藏有很多,传情达意的“小情书”。
他若无其事地把裤子放回原位,假装不知道这件事。
然后他约儿子去打羽毛球,打完球以后,他就开始和儿子闲聊。
他跟儿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孩,但是因为那时候的自己没有能力,就把这份感情偷偷放在心里。
直到自己考上了好大学,对未来有了规划,有信心给女孩更好的生活时,才开始和女孩谈恋爱,并结婚生子。
第二天,那些情书就没有出现过了。
自始至终,关于孩子的秘密,爸爸只字未提,却轻松化解了一场风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父母用生硬冷漠的大道理去教育孩子,不仅容易白费力气,还容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倒不如用闲聊的方式,不动声色地攻破孩子的心防,用故事去包裹生硬的道理。
如此一来,教育更能够发挥它的功效。
02
废话越多的家庭
孩子越聪明
麻省理工有一项研究调查发现: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在研究结果中,他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他们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就越强。
2. 对大脑来说,最重要的是交流互动,会话轮流次数是关键。
3. 聆听、尊重与孩子的对话,远远超过昂贵教育机构和补习班的效果。
而麻省理工大学认知科学家Remeo也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
亲子对话越多,大脑中的白质束就越活跃,信息传递越高效,思维也就越活跃。
这些调查研究都向我们证实了:
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会增长得越快,孩子日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
通过专业测试,语言能力和理解水平都获得很高的成绩。
面对家里的小话唠时,父母能做的就是责任就是陪孩子多聊天。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ichard Feynman也曾在自传中表示:
父亲和他海阔天空的闲聊成就了他的成功。
比如父子俩一起读百科全书说到恐龙的时候,爸爸会说:
“假如它站在我们家的前院里,它高到足以把头从窗户伸进来。
不过呢,它也可能会遇到点麻烦,因为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宽了些,要是它伸进头来,会挤破窗户。”
这样边读书边闲聊的方式,让费曼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这份好奇心也不断驱使他变得更加优秀。
《父母的语言》的作者萨斯金德博士说:
“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那些听起来似乎毫无价值的废话,恰恰是让孩子大脑更好地发育的“营养”,是孩子成长的助燃剂。
这就是闲聊的力量,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刚需”。
03
其实和孩子“聊废话”,并没有这么难。
只需要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做出一点点改变:
1. 不要带有目的去聊天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开始一两句可能只是在问孩子在学校的事情。
“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
“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啊?”
然后不管孩子回答什么,家长都会把话题引到学习上。
这样一来,不仅把天给聊死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
如果家长真的想了解孩子,引导孩子,首先就要学会不带目的去聊天。
简单来说,就是顺着孩子的话说,而不是顺着自己的意愿去问。
2. 学会启发式聊天
有一种聊天方式,叫做“海沃塔”。
它就是聊天时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延展和探讨问题。
看似漫无目的的闲聊,其实是在用“为什么”、“怎么样”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孩子代替直接评价。
举个例子:
孩子说想养一只宠物,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反问孩子:
“为什么想养宠物?
想养什么宠物?
养宠物的支出怎么解决?
照顾宠物的工作怎么办?”
通过这种不断反问的方式,孩子在回答的过程中,既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图片
3. 耐心把孩子的“废话”听完
就拿我和女儿来说,她习惯放学一看到我就开始说起自己今天在学校的“所见所闻”。
虽然我觉得她说的都是细碎的废话,但只要她跟我说话,我都认真听。
从学习,到社交,到心情,她几乎和我无话不谈。
表面上看,这样的对话或许毫无意义。
实际上,在孩子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其实就体现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是联结的。
而孩子愿意说的前提,是父母要具备倾听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当父母习惯性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话不被重视,亲子间的交流就会出现障碍。
当孩子知道他的声音是会被听到的,他表达的内容是被重视的时,他才会想和你聊天。
04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和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有用’或‘没用’的区别。
我们说的每一句‘废话’,自有它的作用。”
和孩子聊天的过程,既是我们了解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孩子的过程。
与其等孩子长大以后再猛然灌输一堆大道理,不如在闲暇时间和孩子唠唠嗑,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育一点点渗透在闲聊的话语里。
这样的沟通和教育,才真正有价值。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笔记 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