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鹿,昨天的课程简直让大家嗨爆了,小鹿也是很激动。今天呢,就是想给大家问一堆有趣的问题,帮助大家看清有关财务、消费、家庭建设的真相。大家可以深入思考哦
1、你认为家庭理财的关键在哪里?
答:资产配置。一个家庭要预留出足够的风险资金,随用随取。剩下的钱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分配到投资工具中。可以是基金、股票、债券、保险和房产。
2、你认为网络店铺卖家卖得究竟是什么?
答:商品。卖家通过将商品拍照做成漂亮的图片,来向消费者呈现,吸引顾客购买。
3、你会囤货吗?囤货之后会断舍离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答: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囤货。囤的最多的有袜子(长筒丝袜、短筒丝袜、棉袜)、化妆品(总觉得用的快)、衣服(打折就会买一些回来)。
整理房间的时候,会把确定不要的东西扔掉,做不到真正断舍离。
以上说明了我有一种匮乏心理,总觉得应该囤一些在家里,这样才安心。尤其是看到打折,心里总觉得买得划算,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4、你觉得自己消费理智吗?为什么理智?为什么不理智?和认知水平有关系吗?
答:孩子出生以前,买东西不怎么理智。尤其是衣服、包包。到店里挑衣服,会把所有的衣服看个遍,把自己喜欢的都拿出来作比较,然后试,一买就好几件,买完了还要继续逛。生完孩子后,消费观念有所改变,买东西会想一想用的到吗?非买不可吗?如果特别喜欢就先放购物车里,等待一段时间,避免冲动消费。我想消费理智或者不理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闲,时间太多。我觉得跟认知水平关系不大。
5、选择你认为最符合你购物心态的一句话:A、千金难买心头好,一旦看中缘分到
B、千挑万选性价比,好的总在下一家
C、总觉得生活缺少什么,又不知道具体缺什么,随便看看随便买
D、平时控制得太无趣了,双十一我要释放自己的购物天性
E、每个月严格控制预算,一旦超过预算,再也不买这个类目的东西了
F、东西贵没关系,用借呗还花呗,再分期还借呗
G、(你自己独特的购物观)
答:B项比较接近。买东西喜欢多看几家,然后作比较,会总觉得最好的在下一家。也有的时候挑选的累了,干脆就在第一家买算了。
6、为什么很多父母的挣钱能力似乎并没有你高,但是总是在你危机的时候拿出比你想象得多得多的存款?有思考过他们的自控能力为什么会变成成这样吗?
答:我父母属于那种非常节俭的人。除了生活必需品,基本不瞎花钱。买房的时候,一口气拿出30万。当初爸妈负担我跟弟弟上学,家里基本没存款。
我想跟那一辈人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吧,生活所迫。他们那个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庭收入少,很多时候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小小年纪就帮着家里做家务、干农活,都是苦过来的人,哪怕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还是几十年如一日过着节俭的日子,切身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7、如果现在你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你的一天24小时会如何度过?
答:如果我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这样过:
我,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还是会保持自律的生活。早上五点半起床,看一小时书,写半小时笔记,运动半小时,然后开始准备吃早饭,送小孩上学。上午的时间用来处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中午会休息会。下午时间用来做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吃过晚饭,带家人一起散步半小时,回来后辅导孩子作业,晚上九点前的时间会用来跟孩子沟通交流。九点以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其实实现财富自由后,生活还是照旧,平平淡淡就是幸福。不同的是,我会给整个家庭做好财产规划,比如保险配置齐全,投资多样化。我会一年安排两次,全家出游,不一定是去景区游玩,可以去一些风景优美,有趣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会给孩子参加夏令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给孩子尝试不同的生活体验,更有利于身心发展,让心理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实现财富自由后,至少爸妈不会再整天担心我们,他们不必要围着我们转,他们可以过他们自己想过的老年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