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教育一途没有谁一定是谁的老师,正所谓达者为师。师生之间也是如此,只有真诚相交才能在互相扶持,彼此成就,成为更好的自己。
张小鹏,现在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在一年级的时候他在上课的时侯表现与其他人不一样,其他孩子跟着老师认真听课的时候总是精神溜号,或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扣泥挖洞或者把纸撕碎弄乱。当老师教育批评他的时候,他又是一副倔强的样子,拳头握的死死的,一副想要攻击的样子。
虽然听过一句话,叫做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在对孩子教育没有明显作用的情况下,老师选择与其家长沟通。家长的反馈则是知道自己孩子比较淘,也知道孩子不愿意学习,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基本为零,但是孩子现在还是二年级的状态,也不能放弃。所以突破口还是选择了在孩子这边做功课。
首先了解孩子的成长史。虽然孩子才是二年级,但是在他的印象里面,一定有很多能够影响他成长的事情。通过绘画和叙事描述,我们了解到孩子所懂的道理其实并不少,也知道如何做是正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他并不会那样去做。在他的概念里面,出现问题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一定是对的。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但是在他的概念里面就是真理。对于这样的错误认知,我们就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同样的事情放到他眼前,让他去选择。当然他的选择一定是符合我们的预期的,因为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而且这一方面做的也非常的好,所以他在这儿做出的答案一定都有的预期。
而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先按兵不动,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期,在遇到类似的事情后,针对事件当场从他的想法到他的认知再到他的行为,逐步进行剖析。
虽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把问题拎出来,但是也很容易激发他另一个防御模式,就是沉默对抗。这个时候他就会把拳头握紧,然后一言不发,甚至有时候偷偷的狠狠的瞪你一眼,似乎这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小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一次两次是不能得到他认同的,在他不认同的情况下,无论讲什么道理,他都不会听进去的,他有一颗比较敏感多疑的心。
这个时候只能冷处理,表面上不对他多关注,实际上对他积极关注,一旦他有某一点做得好的时候就表扬他,在全班面前树立榜样。比如今天他的作业交的比较积极,正确率还高,或者是今天他的座位里打扫的比较干净,亦或是他在处理问题上有所进步,比较冷静。
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彼此驯服的过程。就好像小王子中狐狸说的那样,当一个人习惯了另一个人的时候,对另一个人有期待的时候,就是驯服。有的时候想一想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何尝又不是在教育老师。
幸运的是教育并不是控制,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各自在各自的领域茁壮成长。当老师秉持一颗初心,始终保持着学生成长的时候,那么孩子所做出来的一些行为就不一定是错误,而是成长的过程。
张小鹏这孩子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要有水磨功夫,春风化雨慢慢滋润孩子的心田。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张小鹏不再那么有攻击性,遇到事情也能慢下来,上课也知道听讲了,虽然只能专注一会儿,也比一年级的时候强多了。
通过张小鹏的案例,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够自我成长的能力和潜力。任何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当他们意识到自我可以更好,还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他们也会趋利避害的向好而行。
其次我们要相信时间。问题不是一下子生成的,解决问题大概率也不能一下子解决掉。一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有的时候张小鹏做的很好,而有的时候还不如之前,也许成长就是这样螺旋上升,除了成长,还有一定的瓶颈期,也有一时的低谷。
当然我们还要相信自己。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那么我们又如何让学生在我们身上看到阳光与希望。只有我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始终以一颗温暖的心用心去触碰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才有可能从之前的场景中认识到自己,还有其他的选择。
我们还要意识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被孩子影响,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觉察自身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出现的情绪,是孩子的情绪还是我们的情绪,还是我们因孩子而产生的情绪?
如果是孩子的情绪,我们就先共情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去解决事情。如果是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先按下暂停键,先解决自己的情绪,再去帮助孩子理顺。如果是我们因孩子而产生的情绪,那么我们可以找第2位老师帮忙或者找家长交流,从而使事件更好的解决。
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的个体,要知道没有统一的模板能去解决所有事情。就像同样的问题,但是孩子不同,解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自身的阅历也在积累。老教师总是会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很大一方面就是遇到的事情太多了因而“久病成医”。索性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想要去找什么样的资料,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我们可以借着前辈们的智慧,更好的教育学生,帮助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