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鲁迅在他的小说《风波》中,曾这样有滋有味地写过,仲夏时节人们在门口吃饭的景象: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
虽然不过是普通的梅干菜、糙米饭,但是一家人在门口围坐吃饭,充满了其乐融融的人情温度。在燥热不安的仲夏黄昏,人们在户外一边纳凉,享受着难得的清爽晚风,一边品尝着夏至时节当令的时鲜小菜。家家户户,皆是如此。
我记起儿时,我们家在夏季期间,也是在门口吃饭的。憋在房子里多闷热啊!而门口有林木,有鸟雀,有凉风,有晚霞,还有隔篱相呼的邻居们。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只有一个电扇,天热的时候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夏天吃饭的时候,在屋里实在热得呆不住,而屋外有自然风吹过,傍晚时分还是很凉爽的,所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在门口空地上吃饭。街坊邻居也都是这样,大家都把饭桌搬到屋外吃。出门一望饭菜香,这儿一桌,那儿一桌,户户起炊烟,家家吃晚饭。东家饭香飘到西家,人们聊天此起彼伏。如果谁家做了特别一点的菜,比如河边摸了田螺做了一锅紫苏叶生炒田螺,或是荷塘里捉了青蛙做了蛙肉香葱焖饭,或是饭后有丰盛的时令瓜果,都会热情地招呼左邻右舍,也邻居家的小孩子也解解馋、过过瘾。吃饱喝足,大人们不着急收拾,吹着晚风,聊聊家长里短,一番海阔天空,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孩子们则左奔西跑,叫喊喧闹,总有玩不完的各种游戏,一堆猫狗也跟在后面瞎凑热闹。
我喜欢那时夏天摆在户外的饭桌,旁边的院墙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恣肆的藤蔓,绿阴满眼,是透心凉的肥绿。墙角下种植有几株夜来香,每到这时候便会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混合在渐深的夜色之中。高树上,鸟雀鸣噪;院墙上,壁虎出没;青石地面上,蚂蚁乱跑;餐桌碗碟边,蚊子乱飞。蝉儿高一声低一声的鸣叫,似乎要把已日头渐渐西斜的白昼继续延长。送到嘴边的排骨一不留神掉到地上,邻居家的大黄狗守在那已半天,赶紧凑过来一卷舌头就吃了。那边高低错落的屋檐上,两只猫不知道为什么打了起来,一白猫,一花猫,叫声凄厉,从屋顶打到地面,招招凶残,猫毛乱飞,干起架来真是不要命!这些动物们一起营造了一个“闹”的气氛。每天晚上吃的各色饭菜,以及每天晚上吃饭时的氛围,都是千变万化的,千姿百态绵延整个热烈的长夏。
此时此际,在室内空调的轰响中,伴随着电脑上单曲循环的歌,仿佛看见盛夏空气的冉冉蒸腾,仿佛看见时光的缓缓流动:夕阳西下,晚霞堆积,把天空的云层染得红红的,也把眼巴巴等着开饭的孩子们的脸庞染红了。虽说空气中还有熏腾的热意,却比午后的炙热已经好多了。父亲照例搬出了桌椅,在家门口平坦的空地上摆好,两菜一汤已经热腾腾地端上了桌,响起了大口咀嚼吃饭、杯盆碗筷碰撞的声音,那边传来妈妈还在猛火爆油锅炒菜的声音,红薯叶,南瓜苗,酸菜鸡杂,韭菜河虾,小葱煎豆腐,丝瓜蛤蜊汤……我好像还坐在那张吱吱呀呀的小板凳上,在童年盛夏时节摆在门口的餐桌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