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可以说是近世中国最重要的四个传统节日。
中秋因其“团圆”的意义,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重要性可说仅次于春节。可有谁知道,在这四大节日中,中秋其实是最年轻的一个?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仲秋八月之中,俗称“八月节”、“八月半”;此时月色正好月亮正圆,且节日的主要活动都与“月”有关,所以又称“月节”、“月夕”;中秋节家人团圆,因此又叫“团圆节”。这些别称透露出中秋的种种文化内涵与民俗事象。如果说民俗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所讲述的故事,那么在这些故事的发生演变中,又流露出怎样的心态变迁?
最古老的月亮
中秋节是因月而生的,起源于对月亮的原始自然崇拜。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礼制。日与月这两大天体,如它们代表的“阳”与“阴”那样,是古人关于世界的观念中相互对立而又能“致天下之和”的两极。日与月,还分别对应时间概念上的“日夜”,季节体系中的“春秋”,和空间方位上的“东西”。《礼记》中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而且祭日是在东郊,祭月则是西郊。
但祭祀日月是皇家礼制,是帝王借与“天”对话的专属权力来统治臣民的一种手段,普通百姓并无缘进入祭礼之中。民间有“秋报”,也就是在秋天禾谷成熟之季以丰收的果实来酬谢神灵,这种祭祀活动可以看作后来形成中秋节的一项元素。但直到汉魏时期,各种文献史料里都没有关于民间祭月习俗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岁时专著、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也并无中秋节的记载。以拜月赏月为中心习俗的那个中秋节,是在这之后的唐宋时期形成的。
关于月亮的叙事也发生着演变。始作于战国的《山海经》在《大荒西经》中提到了一位跟月亮有关的女性神:“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神话学家袁珂认为,这个生下了十二个小月亮还给他们洗澡的女神常羲,或者也叫常仪,在后来的神话演变之中,变成了后羿之妻、奔月的仙女嫦娥。嫦娥奔月、悔偷灵药的故事,到了汉代日益完备,这或许与彼时原始观念的淡化、神仙方术的兴起有关,《淮南子》中这样写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此处的姮娥,即为嫦娥。这个故事流传于民间,被添枝加叶,情节越来越生动完整。时至唐代,月亮的神话中又演绎出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情节。
所以,今天的我们,在仰望秋夕的一轮圆月、讲述它的故事时,总离不开月亮上的这三位常驻居民:嫦娥偷食了不死灵药,飞升到了月亮上,住在广寒宫中,年复一年地忍受着与丈夫后羿分离的寂寞;那只用玉杵捣药的白兔,大概可以算是陪伴嫦娥的“宠物”;因触犯天条而贬谪月宫的吴刚,被罚砍断广寒宫外的那棵桂树,可桂树总是在快砍断时长出新的枝叶,于是吴刚的伐桂,便如同西绪弗斯搬运巨石一般,永无休止。年年望月和讲故事的人不同,但月亮却总是那个映照着世间诸客往来归去的古老月亮。无怪乎诗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最年轻的民俗大节
我国的民俗节日体系在汉魏时期已初步形成,但中秋节在那时还未见踪迹。而到了唐代,文人中兴起了八月半赏月玩月的风尚。或许是月亮这个宇宙间神秘而又伟大的存在十分能够引发文人们感物怀人的情思,唐诗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句子,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等等。唐人的小说、野史中,也描述了唐玄宗中秋望月、游月宫并作霓裳羽衣曲之事,尽管我们不能把这样的记载当作史实,却可以看到当时的宫廷也崇尚玩月的雅事。
如果说唐代精英阶层在八月半的活动为中秋节的产生形成了“赏月”这一内核,那么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确立起来:不单文人聚会赏月往来唱和,普通民众亦宴赏行乐。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描述了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同节日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可见,无论有钱没钱,人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过中秋,例行的宵禁也取消了,这是一个不眠的欢乐之夜。
上海三林塘老街祭月仪式。
中秋节在宋元年代尚为一般性节日,至明清则重要性显著上升,成为了民俗大节。在明清文化世俗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充满世俗情趣的中秋节俗得以成型。依民俗学者萧放所言,“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祀/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节日是生活中华彩的亮点,节俗演变回归到对于生活本身的关注与诉求中来,节俗的变迁,其实也就是民众对于生活心态的变迁。
主要中秋节习俗
祭月拜月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民间的祭月拜月习俗是在明清时期确立成熟的。传统拜月的仪式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其过程为:设香案于露天,摆上月饼、鸡冠花和切成莲花状的西瓜,以及其它祭品如时令瓜果石榴、葡萄、红枣、菱藕、毛豆等,然后在月亮的方向供起绘有月神与玉兔的像,大家依次祷拜。拜完之后,众人分食月饼。在清代,这种祭月特供的月饼比平常的月饼要大,《燕京岁时记》中说“大者尺余”,人人都能分得一块,甚至若家中有人外出也会特意给他留下一份,以象征全家的团圆。
而民间说“男不拜月”,其实这是明清以后才逐渐发生的变化。在那之前,拜月是男女皆可参与的。
赏月走月
与拜月相对的是赏月,它较少信仰成分,更多娱乐成分。不过,赏月不只是光坐在家中看,也可以走出去看。中秋夜出游赏月,是吴地的一种风俗,叫“走月亮”。走月亮尤受妇女喜爱,这一天她们可以解除许多束缚,三五结伴享受自己的空间,“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清嘉录》)。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妇女“结伴闲游”的背后,与中秋其他风俗如到田间“偷瓜送子”一样,含有祈求生殖的意义。
兔儿爷
兔儿爷是旧时北京中秋应节的儿童泥塑玩偶,其形象源自月中玉兔。兔儿爷玩偶大约起源于明末,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此俗大盛,兔儿爷不只是祭月的陈设了,更成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其形制也日趋精致与多样。兔儿爷大如三尺,小如三寸,兔首人身,粉白面孔,手执玉杵做捣药状,较普遍的样式是头戴金盔、身披战袍、背插令旗或伞盖,或坐或立,坐骑有麒麟、狮、虎、鹿、象等。此外,也有扮成市井商贩如剃头的、推车的、挑担的兔儿爷,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旧历八月之时,设摊于街头,“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
观潮赏桂
传统节日是最与自然和谐的,也是最能利用乡土风物的。观潮和赏桂就是两例。白居易在《忆江南》中这样回忆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农历八月“桂月”的特有香气飘满了整座杭城,而钱塘江八月十八的秋潮,如苏轼所赞,“壮观天下无”。
为何中秋前后最适合观钱塘潮?首先是因为月球引力,每个月的十五前后潮汐运动都是最强烈的。其次,钱塘江的河口呈喇叭型,容易造成涌入海水的抬升。再次,此时降水丰沛,河水水量也很大。这些都造成了八月中钱塘潮千军万马般汹涌奔腾。杭州六和塔、萧山美女坝、海宁老盐仓等,都是上佳的观潮地点。
放天灯
中秋节也有放天灯的习俗,尤其在华南一带。台湾小清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沈佳宜和柯景腾一起放飞了一盏天灯,别扭的小恋人各自把不肯说出口的话写在灯上,带到了天空中。那是台湾平溪的元宵放天灯。“天灯”也叫“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诸葛孔明发明的,当时是出于军事用途,而流传至今,放孔明灯则多为祈福之用。元宵节放,中秋节也放。中秋放孔明灯,更多是表达对友人和家人的思念。
食月饼
月饼是中秋的团圆饼。月饼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学界有争议,但基本认为宋代苏东坡诗中所说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就是当时的月饼了。发展至明清,中秋食月饼之俗在民间普遍流行。《红楼梦》中提到了瓜子仁、松仁为馅儿的“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清袁枚《随园食单》中载有民间的“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这或许可以看作“五仁月饼”的先驱?不管怎样,这种酥皮月饼的出现,是要早于清末才兴起的广式月饼的。
此外,江浙沪一带在中秋节还吃毛豆、芋艿和鸭子,毛豆荚“得吉”,芋艿“有余”,而鸭子肉性凉可解秋燥,都是符合时令的舌尖好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