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严肃紧张的高考之后又迎来了又一“严肃又紧张”的考试-------中考
我为啥对“严肃又紧张”几个字打了引号,因为这几天监考看到了这样几个场景,让本该严肃紧张的中考一点也紧张不起来:
一、一点也不紧张的中考考场
场景1:第一天下午第一场考试是2:00开考,1:45时教室里还只有一位考生,一问才知道是某乡镇中学小班(重点班)的学生。2:00开考了还有考生络绎不绝的进入考场,考场外还在一片闹哄哄的,一直到开考十五分钟了,考生也还没有完全到齐。
场景2:一开考便有考生开始趴着睡觉,监考老师提醒了也没有任何用,还有的考生在睡觉过程中口水流出来把试卷和答题卡都打湿了。有的一直从考试开始睡到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叫了半天才把他们叫醒交卷。有一位考生还直接睡晕过去,考完试后在教师休息室休息了半小时才缓过来。
我平均每场考试都仔细观察了一下认真答题的学生和敷衍了事的学生,结果令人心寒。中考三天,共七场考试, 每场考试中认真做题的学生数量平均只有9-11个。其余基本都是趴着睡觉,或者就是呆呆的坐着。
场景3:有不少考生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安检时从兜里掏出了香烟和打火机,因为这两样装在兜里安检时都会安检出来。同样不论男生女生都有人在手指上,手臂上,脖颈处,大腿小腿上大面积刻字纹身。每间考场平均有3人纹身,有3-5人身上装有烟和火机。
二、考场背后令人心痛的原因
这样的场景我连续两年遇到了,并且听老教师说每年都这样。我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些考生的背景。我的坐标位于云南昭通,是中国贫困省份中的贫困市,而考场中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昭阳区各乡镇中学。
近两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很多孩子有学可上,认识更多的字。但是仍然不免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个学生都并不重视教育,觉得读书无用,根本就不想读书。
由于国家政策的缘故,又把很多辍学的学生劝回来读书,这样一来,部分学生觉得我不想读书你却要求我回去读书,所以依旧我行我素,有的同学甚至只是初一为了不读书,申请读初三,参加完中考就可以不用读书了。所以就有了上面的那一个个场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这样的现象,听到这样的事实,我着实心痛。因为我跟他们一样出生农村,有着相似又不同的家
三、寒门难出贵子
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是在农村上的小学,初中一步一步走进市里最好的高中,再考了一个一般的一本,才得以现在的工作。算是勉强脱离了农村,向前迈了一小步。
前段时间刘媛媛因演讲“寒门贵子”夺冠而走红,她的确出生寒门,也的确跨出寒门的阶层迈向了另一个更高的阶层,这之中她也付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辛苦努力。而寒门出生像刘媛媛这样走向成功的人又有几个?屈指可数吧,因为很多人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就像这场考试,监考时我不断在想,这群年纪轻轻的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以后的人生将如何?
四、更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想继续深挖,我们就能够想到,这一批学生的父母,大都是在外打工,他们也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没人管。父母只管生,不管养。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采访一个生了八个孩子的父母,问他们生那么多孩子压力大不大,他们很淡定的说:“不大”。因为他只考虑这些孩子能养活就行,却没有考虑过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
会有一部分孩子长大独立后能够突破父母思维的局限,走向另一条成功的路。但是绝大多数人便会走入一个死循环,就是放羊-生娃-放羊的死循环。
寒门难出贵子,难是难,但也还是有这种可能的,就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刘媛媛的逆袭。对于贫困地区的人而言,逆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好好读书,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府,进入大城市,走出困住自己的那口井,才能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