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橙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5007/252db18db01d6fa9.jpg)
1
昨天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候接孩子时,遇到一个插队高手。
一个大妈先是若无其事的站在我旁边,接着不断的贴近,假装东看西看,借着别人不注意的功夫,一点一点往队伍里面蹭,当我发现她要插队时,我缩小了和前面的距离,确保她进不来。
于是她继续左顾右盼,看到了我旁边那一队(两条队伍),有一个姑娘一直低头玩手机,于是她又不断贴近那边,随着队伍偶尔挪动,而玩手机的姑娘没有及时跟上,她一点一点的成功挤了进去。
到这,还只是初级阶段。
也许是对位置不太满意,大妈前后看了一会,忽然,就见她麻利的从队伍里面出去了。
我有些短路,费尽心思插进来的,这是闹哪样?
只见大妈大步走向前方,在队伍第四个人跟前停了下来,原来她发现熟人了。
大妈跟那熟人拉起手聊上了家常,聊着聊着,就自然而然地站到了熟人后面,于是人家一下成为了排头兵,管你最早的在这里排了多久。
看,这就是集观察能力,不要面子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于一身的插队高手。
而“有人好办事”,是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最关键的因素。
2
有人不只是好办事。
前年去医院看病,按照规定流程,提前一周预约专家,早早去挂号,门口外排队,在等待叫号的二个小时期间,总是能看到有人直接推门而入,亲热的喊着XX主任你好,我是XXX。
我愤懑的和老公吐槽:“还说排号呢,都是给老实人排的,怎么人家就可以直接推门而入?”
老公一边同情我一边说:“熟人社会,你认识的人越广泛越高级,你占有的资源就越多,有什么稀奇的。”
也是,资源这个东西,本身就有一定的马太效应,你拥有的越多,资源便越丰富,接着你拥有的则会更多。
就好比不缺钱的人家,一定不会发愁学区房和孩子的教育问题,门路广的,做什么都容易。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房子限购的段子,有人将房子比喻为一颗钻石,说房子限购,就好比钻石限量,钻石本来价值1万元,限量后,能买到人就会在上面加上一个附加值,比如你有个领导舅舅,那么这颗钻石的价值,就是1万元加上领导舅舅。
这个段子的比喻并不一定恰当,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问题:人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帮你抢占有限的社会资源。
3
人脉,又不仅是资源。
我们的一大国情特色,就是酒桌文化,无论关系远近,感情深浅,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因为酒席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快速拉近感情,在推杯换盏的过程中,在你恭我捧的交锋后,你们就变成了一起喝过酒、吹过牛、共过患难的熟人,再喝几次,甚至可以成为兄弟。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有什么需求,也直言对你说,我们都这么熟了,以后只谈感情不谈原则。
人脉,其实是资源互换,资源互换,我们才可以实现更多的目的。
朋友和我吐槽,单位那个什么都不会,上班吊儿郎当的人,居然提职了。他意外,又不意外,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觉得他什么都不是,但他一定拥有你没有的价值。
朋友阴郁的说:“活干得漂亮不如话说的漂亮,话说的漂亮,不如背后的人漂亮。”
我说:“这也是本事,人情社会安身立命的本事。”
在之前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有很多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同行对口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夫妻关系,这些其实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缩影,真实的展现了人情社会中,应当如何行事,又怎样能够得利。
有剧评分析说,祁同伟的倒台,说到底是对草根的打压,是水浒传里宋江上梁山式的悲哀。
看的穿看不穿其实关系也并不大,这样的社会方式,它之所以长久存在,是因为我们痛恨却依然渴望。
4
对于公平这件事,每个人都大声提倡,恨不得奔走相告,公平和秩序对于个人和社会到底有多重要。
而实际上,当违背公平的事件出现时,我们看不惯的,不过是他人得利,当我们自己也能够得利时,我们得到的越多,就越喜欢这样的方式,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捷径。
我们崇尚礼尚往来,认同酒桌文化,热衷于谈感情,最后却呼吁公平秩序,这之间的逻辑,本身就是相悖的。
今年,我所在的小城市终于开始了医疗体制改革,比起前年去医院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任何人去看病必须有挂号单,否则不能开出药方,这就一定程度上堵住了后门。
还有教育体制也在进行改革,孩子上学一律公开报名,对于这样的政策,有的人欢喜,有的人焦虑,欢喜的是那些从来抢不进去的,焦虑的是那些靠不了熟人只能靠自己的。
我们对这样的趋势,又爱又恨,但我相信,总归是爱的比较多,当我们慢慢的从靠熟人,过渡到靠自己,那么我们会逐渐发现,人生的所有程序都能由自己把握,这才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