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本义:会意字。“习”的字形为一只在太阳上飞行的鸟。本义为:鸟屡次飞翔。
每天一个中国字-习
字形演变:本来,“习”的甲骨文由“羽”和“口”组成,“羽”表示翅膀,“口”表示鸟窝,指小鸟在鸟窝里面振翅,学着飞翔。
但有的甲骨文在鸟巢里面加了一点,变成了“日”,而金文延续了甲骨文造型,到篆文时,误将金文的鸟巢“日”写作了“白”,隶书承袭篆文的写法,繁体字还依然是“習”,汉字简化后,省略了鸟的一边羽毛和底部的“白”,就这样一步步,形成现代通用简体“习”,只是本义线索完全消失。
以前我们解释过“学”的含义,两者区别在于,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下图为“习”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现代简体。
每天一个中国字-习引申含义:“习”的本义是鸟在鸟巢上振翅试飞,但现在已经弃用。小鸟试飞时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动作,所以“习”便引申为演练、模仿,也就是“练习、学习”的意思。
经年累月的练习下,这种动作就会变得无比熟悉,所以“习”可以表示习惯的,熟悉的,如“习以为常”就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而一旦养成某种习惯,就会形成固定模式,也就是习性。
每天一个中国字-习相关典故: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表面意思为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其实这句话的主旨是“学以致用”,隐含的意思是追求真理,并能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应用与完善,在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价值,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