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物

作者: funki | 来源:发表于2016-10-30 22:11 被阅读0次

            我愿意相信我对于物品的理解变化,是自己长大成人的心路过程。

           从前,物品对我而言,是过去的人事与我之间的记忆纽带,不愿遗弃每一件物品就是不愿遗弃过去的记忆。不愿告别,不想长大。

            回想起我搬家多次,每次清理东西,还刚开始归类就没办法再继续,因常常陷入对物件的记忆中:当时是怎么买了它?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那时是什么境遇?身边的人是谁?回忆起来自己都不愿意抽身脱离,最后,一样东西也不愿意落下。少女觉得非常重要的: 同学间的字条,节日的卡片,各时期的校服,课本,收集的贴纸,磁带,生日互赠的礼物,某一件衣服,陪伴多年的台灯,住宿期间的床帘……铃铃啷啷~ 统! 统! 要留存!

            不愿丢弃的习惯拖到大学呢,竟延伸成收集"垃圾"。原由是爱好做手工,素材则多取之看似无用的遗弃物。在我眼里,它们总是可以改造成新的"好东西",而且我完全记得当时收藏它们的情境和好心情,享受其中。室友稀奇地看着我拾掇,管我叫"垃圾婆婆",好吧,我愿意相信姑娘们是褒义,因为通过我改造,变出来的"好东西"总能让她们叹服!哈哈!大概是太得意自己可以变废为宝,我名正言顺的收垃圾,越集越多。

            毕业后,没有什么时间手工,面对其实大部分都用不到的瓶瓶罐罐,布料线头,各种画笔,包装纸,盒子。还蛮苦恼的。而这些无用之物在我眼里却是宝贝,我执意带着宝贝们跟着我奔波各处。

    归置好我的家伙事儿需三天

           直到有一天,我重新看到三毛的书,其中一篇,她还在加纳利群岛,因荷西去世准备将在岛上的房子卖掉回国,当时一个勤劳的穷女工帮忙收拾,三毛感谢她,想清理一些东西送给女工,看到了衣柜丈夫结婚时候穿的衬衣,顿住,问好了女工丈夫的身型,想了想,也一并给了她。这个片段敲了我一下。

            再后来,我长期关注的公众号,是一个拍人物的摄影师,一次偶尔读到一篇她的文章,题目大概是如何拍出好照片。我带着学习的心态准备被技术贴安利。可是篇幅中,完全没有介绍采购相机,也没有解答该用哪种相机拍什么条件下的作品,作者而是建议:大家手头上有什么器材就用好它,基本上普通的单反已经可以拍到很棒的照片咯,没有感受又不肯研究自己的工具的话,大概再好的瞬间摄影师也抓不到。

    我看到八个字:物尽其用,人也一样。

           仿佛终于通透了。我重新清理了宝贝堆,留下了我觉得真正会用到的手工材料,决定只关注手中的牌,打好它。

            本着物品即有用的理念,我没有感性购物的习惯,而那些特别有意义的旧物,好好珍藏着几件,其余的都被我清理了。再次搬家后,宝贝也有失散一些,不见了,不觉可惜。

            大概是长大了,脑袋也强大了,不再需要对着物品怀旧,已将记忆存在身体里。而物必有其用,不必多,清掉没用的,用好已有的。况且人不应该被太多物质包围,多了反而是羁绊。

            这就是现在我对物的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mu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