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晚上通读了一遍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读马尔科姆的书,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题材的书,在此之前,我很少思考为什么会有流行潮,这个问题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并且对于如何创造流行潮和积极地引导好的潮流有深入的分析,作者在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每一个总结性理论的提出都有相应的实验和数据予以支持,十分科学。这本书发行于十多年前,作者的思路非常严谨,文字也很有趣生动,书中的例子很吸引我,通读下来,受益匪浅。
《引爆点》这本书指出的很多现象在生活里较为常见,但非常可贵的是作者给这些现象科学地命名与概括,用简洁的话将其总结,给我以恍然大悟之感,例如马尔科姆在讲到人们想要了解新工作时,“微弱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俗话说,一个人的水平等于他最亲近的五个朋友的平均水平。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社招和校招,内推的确是成功率最高的找工作方法之一,我设想如果我是某一个公司的资深员工,当我的后辈校友之类的比较陌生的关系希望我为他举荐工作时,我也是非常愿意的,一来我知道自己学校出来的后辈身上会有哪些特质,在不损害公司的利益下,举荐他成为员工会比花功夫全程面试新的员工更省时省力,其二是如果他成功应聘,我们将成为相互的职场资源,如果举荐他之后,他被合理淘汰,那么我也没有任何情感或物质上的损失,甚至会收获一份感谢。在看到这条理论之前,我原本并不重视类似资源,比如领英上陌不相识的校友,但当我阅读过作者的结论并仔细思考之后,我非常认可,也让我对身边的资源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作者在书本前两章重点阐释的流行三法则以及三种身份让我对流行的认识更加清晰。流行潮的产生需要传染物本身、传播行为和传染物发挥作用的环境三个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三者不再平衡,才具备引爆流行潮的基本条件,也因此对应了三个法则,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在此理论的提出后,作者非常严谨地说明了意外情况也可流行潮的改变,在此我十分赞赏作者的思维。在个别人物法则中,马尔科姆提到这个社会的少部分人具有擅长社交、精力旺盛、知识渊博和在同类之中较大的影响力等特征,这里我想到了如今微信公众号界数一数二的红人咪蒙,她的公号拥有超过四百万的粉丝,写出过很多篇阅读量在100万以上的文章,《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出版之后成为当月的畅销书之一,影响力非常大。私人地说,我曾经是她的粉丝,在她还是专栏作家时,我买过很多期的南方都市和上海壹周,她真的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作者,文字功底很扎实。而在她转型做公号之后,写出过非常多的朋友圈爆款,我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看她的公号文章了,标题和内容都不再是我曾经喜欢的她的风格,有些言辞并不客观,甚至有时候略微偏激,但不得不说的是她的确是自媒体时代非常成功的人,不管是在同类公号中,还是同起点的作家队伍里,
神奇的数字那一章非常有意思,对环境威力法则有很好的解释和证明,群体力量对事物的传播影响很大。作者在论证中提到“通道容量”这个概念,仍对于信息接收的度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致力容量、情感容量和社会通道容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是我们鲜少用专有名词去概括这些现象,因此忽略这些原理对生活的影响。马尔科姆从科学实验里带出了150这个数字,并指出150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的人数的最大值。对于我个人来说,微信里的人数超过了1500,但是真正频繁联系和偶尔联系的人数大概不超过100,保持长期良好的社交关系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前。文中提到的军事单位或社会组织的人数都和150保持着微妙的联系。组织中人数太多时,每个人难以和其他人维持好的关系,亲密感有所减少,或许会对组织目标的达成造成一定影响。
《引爆点》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给了我很多新鲜的思考和体验,值得反复阅读。一遍阅读下来,除了书本开篇出提出的3个问题有了一定了解,还记住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许多案例,也让我联系了很多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十分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