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之间,会有“打小报告”的形式存在。心理学家凯文·莱曼,在《教出懂规矩的孩子》里指出,手足之间的“打小报告”,是以「你应该知道这件事」为幌子,「贬低兄弟姐妹」的行为。
孩子的“打小报告”,在家庭中,形成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什么是三角关系?心理学博士亨利·克劳德的《过犹不及》中,是这样定义的:
两个人不设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却另外再拉一个人进来,要他袒护某一方。
这样的三角关系,把小孩换成大人,就变成了大人之间的“打小报告”。这样的「三角关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伤害性很大。
看看小孩子之间的“打小报告”,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小A明明对小B有了看法,却跑去和C说。让C去处理。如果作为大人的C,真的听了小A的话,跑去指责小B。当小B明白是小A告的状,会让小B与小A之间的关系变得有隔阂。遗憾的是,这种做法,是很多大人在做的。
小A长大了
来看看,长大后的A。
大A习惯了打「小报告」,对大B有了怒气,内心汹涌澎湃。大A面对大B,表面一片平和,什么都不说。转头,却找C抱怨、指责大B的行为,大A希望C去解决大B的事情。如果C在听完大A的话之后,真的去找大B解决问题。一脸懵的大B,除了诧异,还会有愤怒。
小B和大B,面对被「打小报告」的情况,反应是相似的:诧异、愤怒。
电视剧《心居》里,有一幕工作上的「打小报告」。男的想升职,向上司「报告」另一位同事。原本希望能让同事摔一个跟头,结果并没有如愿,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恶化。
小孩子面对打「小报告」的行为,是不喜欢的。不过,孩子忘性大,过一会,又能愉快地玩在一起。但大人之间呢?小B能继续愉快地和小A玩耍,大B可能做不到。更有可能的反应是,大A与大B关系恶化。
大A变老了
如果大A成了老A呢?
见过一位老人,热衷于打「报告」。
这位老人,对儿媳妇有了看法,从来不当面找儿媳妇说清楚。儿媳妇做了什么让老人看不惯的事,老人转头要么直接和亲家「报告」,要么和儿子「报告」。
老人和亲家抱怨,是期望亲家,能在听完「报告」后,去解决儿媳妇的「问题」。和儿子添油加醋,是希望儿子去解决。老人所谓的儿媳妇「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老人以为的问题,很多时候,儿媳妇压根不知道。只不过老人的「报告」行为,加深了与儿媳妇之间的关系裂缝。
作为成年人,觉得对方做了让你不爽的事,直接沟通不好吗?一定要构造出不同的「三角关系」,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习惯了遇事情不直接解决,喜欢打「报告」的大A,将这样的行为模式,带入到了更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只会离预期目标,越来越远。
事情没解决
C的参与,会解决A与B之间的问题吗?大概率不会。
从小A,到大A,再到老A。「打小报告」的对象,从小B,到大B。习惯了用打「报告」的A,或许是受益于这种沟通方式带来的好处,而形成了打「报告」的习惯,以至于将其内化成了一种行为模式。要改?怕是很难。
最好的方式是,在变成老A之前,从小A就开始明白:遇到事情,本可以不打「报告」的。
本可以直接沟通
关于孩子之间的打「报告」,凯文·莱曼在《教出懂规矩的孩子》里,给了处理的意见。当孩子来告状的时候,大人直接和孩子说“我不想听”“要么你直接和他说,要么让他自己来和我说。”
凯文·莱曼还分享了一位妈妈的做法,这位妈妈和3岁的孩子说,自己不想听他的「报告」,让他有话就对院子里的树说吧。孩子看到妈妈的态度后,当后面有想「报告」的内容时,就跑去和树倾诉。
小孩子的「报告」行为,在大人的引导下,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想要破解大人之间的「三角关系」,处理方式是相似的:有事当面说清楚。
在哪种情况下,才可以构建「三角关系」?亨利·克劳德在《过犹不及》里提到,要在和对方沟通后,对方否认问题的存在,才有找第三人的必要。
而找第三人,在想要构建的「三角关系」中,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说对方坏话、歪曲事实。
这才是「三角关系」的正确建立方式。
但现实中呢?太多的成年人,误用了「三角关系」,就像《心居》中的男同事,就像爱向亲家、儿子「报告」的老人。
孩子之间的告状行为,尚且有大人可以引导。大人之间的告状行为,想要有所觉悟,恐怕需要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什么时候会出现?很难说。
遇事,面对面沟通很重要。如果想要构建「三角关系」,也一定记得,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坦诚」为前提!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