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还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中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肯把心灵奉献出一点儿给别人。”
父母溺爱孩子,孩子就会有一种在家是生活圈子中心的感觉,而在其他生活圈中也会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使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关心别人,融入别的生活圈子。当然,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安排和规定好孩子的生活、学习的这种做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是可取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就不能拘泥于这种方法了。因为如果还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影响孩子的独立自主,更不容易融入其他人的圈子。如果做惯了小霸主的孩子们想不到要玩什么,妈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最好是让他们玩一些合作性的游戏。这样既有益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孩子之间交往能力的发展。
1.懂礼貌,才会讨人喜欢。孩子在见到认识的小朋友时,应主动打招呼,想加入小朋友的游戏或谈话时要先说“对不起,打断一下……”以示对人家的尊重。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知道商量,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动,玩别人的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才能玩。和小伙伴说话应多用商量、委婉的语气,避免出口伤人。
另外要懂得尊重、体谅伙伴,这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好朋友之间发生争吵时,如果是自己错了,要主动向小朋友道歉。而这些礼貌都需要大人在家教好,并通过故事等有趣的积极方式让孩子接受。
2.遵守游戏规则。凡是游戏都会有输有赢,还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耍赖。尽管孩子在家里是“老大”,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在外面则不同,孩子要学会平和地对待输赢。赢了不骄傲,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朋友;输了找到原因,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不可嫉妒别人。孩子一开始可能很难接受,不过大人要积极引导,告诉孩子即使是在家里也需要这样的规则,让孩子遵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