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新网师同行米永丰老师设计的校运动会后的“创意收心”
米老师的运动会创意活动设计10个:
1.用10句左右的语句描述你对运动会的感受。(活动刚结束,学生亲身经历了如火如荼的活动,事后应该很激动。每个学生感受深浅不同,感受角度不同,收获内容不同,老师眼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设计此活动既合时又合理,学生更有真情实感书法。)
2.为我班运动会期间获奖的三名同学写一段精彩的颁奖词。获奖的同学写出自己的获奖感言。(学生对自己班学生获奖的全部过程非常熟悉,对同学也深刻了解,能够自然而然流露出情感,自然也能够写出很多精彩的颁奖词。我觉得,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借此给出一个写颁奖词的小小要求,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语言上提示多用短句或偶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运动员的赞美和祝福。)
3.以体育组的角度为全校师生拟发一份运动会通知。(训练学生写通知,注意格式。这样设计很好地体现活学活用个的原则,因为生活中写通知处处实用,学习的知识有用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
4.以学校的角度拟写一份邀请教育局长参加运动会开幕式的邀请函。(又复习了一个中招必考知识点,指导写邀请函的语言准确,语气合情,具体的实际情景训练应用文,印象深刻。)
5.为运动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进行语言训练。)
6.为学校艺术体育节拟写一副对联。(进行语言运用训练,趁活动实战演习,经济、实惠。)
7.为受邀参加校运会开幕式的青岛合作团队规划一条来岷路线。(提示:从兰州出发,乘坐火车,到达岷县,乘坐公交车来到岷阳初中,并做好疫情防护温馨提示)
8.为青岛朋友介绍岷县的一两种美食和地方特产。(同学们为青岛来的合作团队规划路线图和介绍岷县美食和特产。很多同学采取图表式的路线设计,一目了然。在进行美食和特产介绍时,极尽赞美之能事,但写出来的大多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孩子们对当地的美食和特产非常熟悉,对这一座美丽的小山城非常了解。这两个题目的设计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既加强对家乡文化的宣传,又增强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9.为校运会设计一个“徽标”,并进行介绍。(“徽标”设计最考验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涉及到审美能力、绘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也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学生会设计徽标并阐述理由,中招试卷上这类题也就会解读徽标含义。)
10.到体育教师处收集最近五年跳高、跳远、实心球破纪录数据,制作成柱状图,写出你从柱状图中读出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当堂完成可能有点难度,但是这又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从课外到课内又到课外,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大语文观在课堂课下得以落实。)
米老师自己解读创意教学设计:
2022版新课标规定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教育蓝图。
这10个活动的设置目的在于明确“怎样培养人”,是为了落实课程理念“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人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10个活动紧密联系中考题型,围绕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的考点进行设计。涵盖了语文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从地方文化自信做起。由于这10个活动中有着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涉及到地理知识、数学知识、文化民俗等,学生的思维需要做出多次不同领域的跳跃和变换。“徽标”的设计又让学生的审美思维、审美意识得到了锻炼。
趁着学生的热情还未消散,趁着运动会的记忆犹新,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运动会的印象,成为刻在他们记忆深处难以抹掉的美好回忆,也借此机会温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犹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心怀一颗热爱语文教育的心,都能迸溅出创新的火花,为学生“上好学”贡献绵薄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