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作者: 勤思勤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7:44 被阅读24次

他,没有什么事迹是可歌可泣的,但在余华的笔下,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日子困苦,过得吃力,终也苦尽甘来,他就是许三观。

他是城里人,但生活困苦,在父亲死后,不得不投奔乡下的爷爷,路上幸运的遇到了自己的四叔,就有了他的第一次卖血记。他跟同乡人一块儿,那俩人去卖血,忽悠着他也去卖血,意志不坚定,就也跟着去卖血了,卖一次血是400毫升,值35元,吃了一份大餐——胜利饭店的一份炒猪肝,二两黄酒(温一温)当第一次叫餐时,瞧着人家喊的那么熟练自如,自己也跟着喊,竟然半路卡壳了。

第一次卖血的钱干什么呢?回城里置办了家具,瞄准了同厂里的美女工人,但又看上了街头的“油条西施”经历了自己内心的抉择,终是娶了“油条西施”。生了三个儿子取名一乐、二乐、三乐。赶上了大饥荒,家人喝了五十多天稀汤了,实在太饿了,他去卖了第二次血,家人到胜利饭店吃了一碗白面条,这种感觉实在是美透了。为了去看望骨折的曾经厂花,他又去卖了一次血,好吃的提了一堆,结果被媳妇发现,好好的出息了一顿。为了二乐早日回城,得在家中设宴请生产队长吃饭,家里实在没钱,怎么办?又去卖了一次血。后来为了给一乐治病,他连着卖了好几次血,直到自己浑身发冷的晕倒,被送到医院,重新被输血,卖出去的血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内,卖的钱又重新送回了医院,他是心急如焚,孩子还在上海治病,苦于没钱,怎么办?怎么办?一路蹭船,竟然还鼓动船夫也去卖血,去上海沿路卖血,直到上海,60多岁的时候,他去卖血,竟然被拒绝,他就在大街上哭了起来,孩子们赶来问为什么?竟然是为了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温黄酒。

在这个卖血的过程中,有个血头,卖的血都要经过他,没钱时,找他,困苦时,找他,需要钱时,找他,找他卖血还得送礼,这多么的可笑,这可是自己的血液啊,自己来卖,还得送礼,多么具有讽刺性,卖血人的体质越来越弱,接连的死亡,但是血头呢?满面红光,肥头大耳,不是被生活逼上绝路,会来卖血么?为了多挣钱,也来卖血,在卖血人看来,似乎血液就像井里的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每次卖血之前使劲的喝水,直到把肚子撑的实在装不进去水,所以他们去卖血时,身上必备的是一个碗。

许三观为了娶媳妇卖血,为了吃口饱饭卖血,为了看病人卖血,为了给孩子治病卖血,为了儿子的未来卖血,为了吃上一盘炒猪肝,喝上二两温黄酒,就选择了卖血,每次卖血都面临着困境,都拿自己的姓名在赌注,每次卖完血,浑身发冷,刚开始卖的是力气,后来卖的是温度,最后卖的只剩命了,这条命在当时社会,真的是不值一提的贱命一条,被人拿来当茶余饭后的笑料,苦命的人过着苦命的一生,苦命的一家子感叹着苦命的世道,苦命的他还不忘教育孩子要善良,可他怎么真正的懂得究竟应该怎么把握善良,善良应该给谁?

苦命的许三观有着自己的做人做事方式,按照自己的看法来衡量人事物,若是他受了教育,长了见识,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会这样做人做事说话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u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