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态度。
你眼中世界的样子决定了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而你眼中世界的样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除了我们自己的这个外在世界,我们大家是共用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的区别只是来自各自不同的小的生长环境。再缩小一下范围,就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信息进入了你的大脑。你所有的衣食住行,你的感受,感知,最终不都是以信息的形式进入了你的大脑吗。
我们定义一个人,总是习惯用他拥有的资源来定义。他拥有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等等。当然了,这没有错。只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好被人理解。在我看,人更是一种精神存在。所有的外界因素最终进入我们大脑不就信息吗?可度量的信息加你认为自洽逻辑。
就比如现在,我的右前方有一个中年男人从他的斯巴鲁里出来。我能看到的车,他的衣着,他的体态,这些都是有关于他的信息。我利用这些信息,再加上我的经验逻辑。我就会对这个人有一些模糊的判断。因为我不会跟他有进一步的建立,所以我也不会深入了解他。但如果是一个需要我跟他有进一步接触的人,那我的这些初步认知,就可以作为我与他相处的判断依据。再由进一步的相处,来修正我的判断。这是一个信息加工,反馈,再加工的过程。
如果还有一个人在我身边,那么我们看到的东西应该是基本一样的。但是我们的行为和想法可能就会存在很大差异。这个差异来自哪里?就是我们之前的经历给我们的逻辑。此刻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可是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方式不同,所以也就导致我们的行为差异。
这就回到开始的问题,你眼中世界的样子,你曾经看到了什么,你就会行成什么样的逻辑。这个逻辑就好像电脑上的应用程序,你装了什么样的程序,你才能干什么样的活。
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人不能只思考你自己生活,欲望这么小的范围内的事。你应该放大自己,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维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我们可以像小蚂蚁一样,用短暂的一生,忙碌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但这样是不是有点太亏了呢?你本可以看到更多,但你没有选择去做。我们的人生大概率是一次性的,我想追求更丰富的人生。不执着于某一方面,而是尽量的多经历。广度大于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