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色古香的古西楼书屋里,小编对知名书法家康晓强进行了专访。通过他朴实直接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白纸书平生,撇捺纵性情的笔墨人生,一起去感知他作品中那风骨遒劲、笔走龙蛇的力与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0a5c345768058f6a.jpg)
小编:康老师您好,其实我昨天听到一种说法,有一个书法家他说篆书的话,25岁到30岁开始练其实是最好的,然后楷书的话可能要再往后一些,更磨工艺一些,因为楷书其实是最难的。不知道您怎么看?
康晓强:这种说法也没有错!但是作为我个人习书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给大家建议!
学书法就是要因人而异,你心目中喜欢怎么样的一个风格,就从你的心里来做起。有的人可能喜欢,比方说喜欢隶书,有的人感觉楷书能够打动他,就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感觉行书也能打动他。
我个人的建议,我自己学书经历,先从隶书学起的,学的是《曹全碑》,《曹全碑》它的结构比较好的,用笔比较婉约,很符合我的兴趣,所以从《曹全碑》学起,在学习之后,然后又开始学楷书。楷书练到一定程度,然后还可以学篆书,这个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可能天资比较高,也可以直接从篆书学起。篆书都是相对来说,对书写者的技法要求比较高。篆书,要饱满整体,然后灌注到宣纸之上,是一种是圆润的,就是说是一种像铁屑丝的一种线条。这个项目要求比较高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1aa076e3b3d1c6e0.jpg)
所以,我建议青年朋友大家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最心仪的古代经典碑帖来学习,更能够提升自己对学习书法的兴趣。
小编: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因为受到了一些,咱们国家从传统文化这一块理念的灌输。然后,开始培养孩子去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往往是从书法开始。但是很多年轻人对书法又喜欢又排斥,然后如果是从老师您这边而言的话,您觉得怎么样能够提升孩子的兴趣?
康晓强:当然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个人的家庭不一样,但是就是说我建议家长既然有孩子有这种兴趣,我建议大家能够尽量的带孩子到名胜古迹,一些博物馆,对一些展览馆去和孩子和书法近距离的接触,让孩子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字之美,能够真正的能够体会到我们老祖先的这种文化的。艺术的那种在线,能真正地体验到我们先祖的伟大。
因为书法从文字上来说,只有中国人真正地把文字最后演绎成了一个一门艺术,这是我们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应该为之骄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话咱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从心理上来说要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小编:我想问问很多人学习书法都是先从行草开始。学习行草的话,他们觉得更符合自己的性格,一些婉约也好,或者说奔放也好,从行书、草书或者行草里面都能找到一些自我的本真出现,而且现在不管年轻人和年纪大的人,他们其实压力都挺大的,也希望通过书法来释放自己解压工具吗?
书法、绘画这两个伟大的传统艺术。就是从老师这边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是如何理解字如其人的行书、草书真的能够解压或者释放自我吗?或者说到什么样的年龄段去写行书、草书,才能够把它写得有张力、有质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ebee41924bd60707.jpg)
康晓强:好的,你提这个问题很现实,有时效性,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古人说字如其人,书如其人,是吧?
这个书法,字如其人,从当代社会的一个理念来说,首先第一点能够培养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这是一种书法的美感,能够激发他的一种审美的一种提升。
第二点、能够增加孩子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做事的那种成心。
第三点、就是能够让他培养对生活、对工作的一种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一种审美的意识和观察力。这种对他锻炼以后做事、工作可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法就是字如其人,书如其人的意思就是说你在当下这些都会表现在书法里,你的作品里就是你是怎么样?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当时是怎么样一个心情?你要表达你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都会在书法作品里体现出来。对吧?
这个事情在大概说一下,就是说你看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他侄子确实从那种悲愤的心理,他的字里行间线条的那种波动,那种抑郁的心理心情之下全部能够挥洒出来。这就是一个字如其人,书如其人,心静如字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当时在永和九年的时候,聚集好多各界名流在一块雅集的时候那种消散的,重合的、愉悦的那种文人气息的气质。在他的兰亭序的书法里面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古人对书法的那种理解和我们今人一点都不矛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5e4f2754a3453c1a.jpg)
就是说字如其人、抒情从古而来都是有的,真正的是能够用艺术来表现自身的心灵深处的一种对工作、学习生活感受的线条艺术。
就是说你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行草书写的有张力,首先咱说张力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是不是咱们中国古代的一个就书法的一个叫法,古代叫法、书法的境界、书法的气韵,属于什么品?比方说宜品、妙品、产品这些概念张力,从书法角度来讲,张力是什么样的概念?就是书法的线条、点画、章法、所呈现给观者的一种发散的力量。
这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书法作品本身来讲,从这个点画一线条之间所凝聚的一种凝聚力。从两个方面,一个是给大家呈现出来一种书法的就是满纸云烟或者线条的浪漫的,或者是那种动荡的,或者是那种非常有美感的那种线条美,以及从这个章法本身,书法本身点化所一种聚集的力量是两个概念,从两个角度来说的,这是第一点。
怎样能说书写的行草书写的有“张力”,第一点就是要从“造势”来讲,就是书法有势,就是线条的长短,线条的粗细,线条那种强烈的节奏感。
第二点是从“造型”来讲,这一块可能聚集、这一块可能松散,这个时候形成一种对比,可能就产生了一种美感,产生那种“张力”,这是从这方面来讲。
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些元素能够更好的在一幅作品里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就是锤炼线条,锤炼对研习经典的一个过程,对古人的经典进行大量的研习钻磨,以及去动脑筋的去思考这些点,画这些线条是怎么样能够写好,这个时候要观察自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79bb30018459e9b8.jpg)
那么,我们现代人也要去观察自然,去认真地接受自然。是,观察到的自然,比方说“万岁枯藤鸦”,这种东西也要渗透到书法里边,这对书法线条的“线质”是一种很好的演绎,也是一种借鉴。首先,就是说怎么样去体现“张力”,一个是从“造型”一个“笔势”上来去体现。然后这些“笔势”和“造型”怎么样能够更完美,这个时候这种“线质”上去寻求,那么“线质”怎么样去寻求,在研习古人、大量研习古人的同时,还要去观察自然和自然相结合,这样的话你的书法作品才能够呈现出一种怎么样的张力,一种美感。
自然和自然的一些自然景象相结合,这样的话怎么结合?观察之后,然后你把那种一般写书法的人都有造型能力,都有敏锐的感受力,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的就会你有一定基础之后,自然地把一些东西,我们在研习书法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从自然界里面来提升这些养分,能够滋养我们的对线条的锤炼,打磨一种更深层次的研习。你比方说,看见了一个老树根,或者看到了一个高山,这个时候肯定对你的书法上的“线质”肯定是个启发,或者对你书法“造势”“造型”上也是有启发的。这个事情就是多观察、多思考、多研习。这个时候,才能把线条经过自己不断地研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观察,才能够真正的锤炼出来自己的个人特点。
在这里呢,非常感谢康老师对详细的解答,让我们以往如初的热爱书法,学习书法,西楼书屋将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相聚在这里,读书、喝茶、沙龙、发呆 期待每一次相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9467/7eacc95d2480bb31.png)
康晓强,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上善水墨画院副院长,西安市同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曾与张培合合作出版《向上向善》一书。
其作品曾获全国书法展览及活动金奖一项、一等奖一项、铜奖四项;陕西省首届、及第二届人才杯书画大展二等奖;入选陕西省首届临帖展。长卷《端午赋》赠与俄罗斯文化大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