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大家小家,总会有一家之主,这一家之主就是当家人。
小家里的当家人,我们的传统都是让父母做主。倘若父母缺乏主见,就有可能让成年的子女来当家。父母不在了,兄弟们都会选年长的大哥做主。倘若大哥缺乏主见,兄弟们又都已经成年,如果还不分家,那就未必会选大哥做主,一般都是选最有主见的兄弟来当家。父母和大哥都是因为年长,经历的事多,普遍都有主见才会当家。缺乏主见还要抢着当家,这个家就很容易乱了。古代家族的族长,都是最有威望的长辈,几乎不可能选出平庸之辈来主事。即使到了现代,在夫妻组合的小家庭,虽然倡导自由、平等,也还是要尊重最有主见和最有威望的决定。为着一家一族的兴旺,让最有主见和最有威望的人来当家做主,这是家庭和家族的普遍共识。
所谓主见和威望,往往都是从事业成就体现出来。一家一族要让有主见和威望的人来当家做主,一邦一国也理所当然应该让有主见和威望的人来治理。在一邦一国之中,有主见和威望的人必定都是依靠能力,从竞争产生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就是真正的社会精英,让真正的社会精英来治理天下,才容易实现民富国强。这本来应该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可惜很多人首先考虑的不是要实现民富国强,而是要实现‘’等贵贱、均贫富‘’。他们只是从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来考虑,就主张让穷人来当家主事,还要对强者采取限制措施。他们以为从无产者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竟然将知识分子和富人列为管治对象。
当年的红色柬国为了实现理想社会,甚至关闭了学校。他们害怕有了知识会追求高人一等,干脆让人人都变成文盲。越是贫穷大老粗,越要让他来当家。这种当家做主的逻辑,就是让最弱的几个兄弟联合起来,打压最强的那个兄弟,让最强的那个兄弟抬不起头来。最弱的几个兄弟可以昂首挺胸了,却想不出来让大家一起变强的好办法。当然,这个逻辑确实是基于要让大家一起过好生活,只是走向了善良愿望的反面。
弱者恐怕让强者当家会受欺压,认为只有弱者当家才会真正为弱势群体主持公平正义。各个阶层肯定更加愿意维护本阶层的利益,这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当家的根本是要致富,当家人首先要有能力搞活经济。因为所谓公平正义,是基于分享利益。不能搞活经济,没有富足起来,能够分享的利益就微乎其微,只能实现让大家勉强维持生活的公平正义。这样的公平正义就是一起过穷日子,谁也得不到多大的实际利益。
人类有自私自利的天性,强者当家确实不一定能够为弱势群体主持公平正义。但是,强者有能力致富,他可以搞活经济,可以创造出来很多方便人人谋生、方便人人致富的机会。并且,强者在足够富裕以后,他从财产安全考虑,必定会拿出一部分利益用于尽可能安抚弱势群体。在多数情况下,家里有一个兄弟发了财,都会去照顾其他穷兄弟。村里出了个富甲一方的土豪,往往会让全村人都跟着发财。那种自己不能富也不让别人强的思维方式,其实是嫉妒心在作怪。
强者的能力比他的道德更加有意义,他的事业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各种各样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机会。一家一族、一邦一国,让强者当家主事才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