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些思考
一七年中的一天我又想到了关于思考的问题,在知乎看到一篇回答带给我非常多的启发,可称2017年之最。这一年的新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
一、第一性原理
看一个问题的时候从它的本质源头出发,从真相和事实出发,绕过中间的种种迷雾,只关注从开始的本质,因为只有那才是真相。罗素说,如果有什么话要对一千年之后的人说,那就是问自己,什么是事实。选择事实,以及这个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而不是选择相信那些更愿意相信的事情,或者选择相信之后对社会更有益的事情,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是事实。深以为然。
衍生到学习上,碎片化学习之所以无用,是因为大多数碎片化的学习资料都是二手、三手、四手的资料,这些资料经过了作者的咀嚼之后不仅内容打折,而且带上了作者的价值观和判断。而从原始资料到开始了解、逐步思考、形成判断的这个过程才是学习的过程,可碎片化“学习”中作者已经帮你做完了,看的人只是被动接受一个观点,而不是主动寻求理解了。所以值得看的书是原著,看书的过程除了体验,还有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力;而公众号和别人总结的思维导图可以是个兴趣激发点但还是要回去看原著。至于“晓说”、“罗辑思维”这类贩卖“知识”的,就当娱乐咯。
二、关于迟到和如何不迟到
我开始正视迟到这个问题是16年在一次和朋友的约饭中我严重迟到,而那顿饭是我说要吃的,但我却迟到到饭只够吃二十分钟。那次我感到非常愧疚,决定痛改前非。于是深刻反省究竟为什么会迟到。后来发现是因为我不想等待,所以总是踩点。可事实情况是需要花费的时间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所以就永远来不及。所以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是提前。不过不是想提前就能提前,我还是会拖延。但不拖延、事情㝖的时候,早到的感觉真是神清气爽。我第一次发现不迟到的作息会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面对一个DDL的时候不迟到的惯性甚至会让我开始提前准备。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由我个人意志掌控的事情实在不多,辛苦准备考试也是由阅卷人最后判分;工作的输出要由老板经验。可唯独不迟到这件事,明明是可以完全由我控制的,一如早起一样,只要我决定早起,就能达成。那么这个世界上完全由我掌握的事情那么少,我是不是该珍惜。
三、关于生活的建模
思考大致的路径是这样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总结规律、形成判断、建模、随时修正模型。之所以难以形成思考很可能的原因是信息搜集不足,比如如果不知道上海过去十年的房价走势,那可能很难给出一个关于上海未来五年房价走向的comments。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有相对固定的模式的,所以我希望能在不断搜集和总结并判断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并可以长期践行下去。
四、关于方法
今年是我第三年考CPA,第二次考会计。第二年再看会计的感觉和第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东西变成了一种“套路”。第一次看时觉得这可真是太难了的分录多看几遍发现其实是相似的。后来有两次对我比较大的冲击,一次是idle的时候在九楼看书碰到一学霸,学霸早已CPA在手当时正在看保代的书。看我在复习会计,就随便聊了两句说会计要点如何如何、经济法和战略要点如何如何。学霸两年前考的会计竟然出题就把正在复习的我难住了,三道答对了一道;另一次冲击是zz同学也要考CPA于是约了顿饭,结果我发现他看书的效率之高,重点抓得极准。果然踩分通过。那两次之后,外加回味几遍历年真题,深觉看书的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考CPA还是有技巧、讲方法。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可能都还是在方法胜过努力的层面,大多数事情可能还没有到需要拼努力的地步,持续地抓住重点,比低效的努力要有用很多。
五、关于与人相处
有一种与人相处的easy模式叫做“主动交流”。人对于他人的示好总是乐意接受的。主动交流就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很多。而人和人的关系常常是有一方拿着勺子的,看清楚勺子在谁那里,谁常常是那个“投喂的人”,可能比较能理解的这段关系中积极和被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了解对方的需求。不要去听一个人说什么,而是去理解他所说的话背后的动机和需求,理解了背后的动机才能平等地、有效地沟通。但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想去理解,还有一个值不值得花时间的问题。
2018年1月9日星期二 于武汉·沌口长江大酒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