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第二十七天

《论语》第二十七天

作者: 柯松珠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08:15 被阅读0次

【原文】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4.15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说到底是用一条基本思想来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的。” 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曾子:“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核心,就是忠和恕啊。”

【一点感悟】 曾子认为是做事,待人两方面。做事竭尽全力,要忠心,要秉公办事,要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问题,推己及人。对他人以礼相待,要尊重他人,要以诚相待。

樊登说可以理解,遇到事情要“反求诸己”,向内找,在影响圈出力。

【原文】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4.16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只知道私利。”

【一点感悟】君子与小人的做事风格,君子做事看重符合道义,有没有社会价值,是否给他们带来积极影响,自己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小人做事则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益,有好处,丝毫看不出对做事本身的热爱,也看不到他内心的理想。驱使他做事的目的,是钱。

4.17: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4.17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者,就应当反省自己。”

【一点感悟】《弟子规》向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见居。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勉。是论语这句话的演变。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遇到比我们好的,就是老师,遇到不如自己,他就是借鉴。

樊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做吃瓜群众,键盘侠,看到好的,我们想,怎么成为他那么好,而不是反价值观,他怎么还不出事,遇到不好,不要传播暴吠语言,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第二十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ar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