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晓荷是《四世同堂》的反面人物,自私、媚俗,向日本人卑躬屈膝,最后被日本人折磨到家破人亡,自己做日本人特务不成,反被活埋。
老舍评价冠晓荷这类汉奸说:
他的确是北平文化中的一个虫,他没有钻到文化的深处去,他的文化只有一张纸那么薄。他只能注意酒食男女,只能分别香片与龙井的吃法,而把是非善恶全付之一笑,一种软性疯狂的微笑。
冠晓荷为了酒食男女,一心投靠日本人来谋取一官半职,对于自己看不过眼的钱先生,报告给日本人,将他逮捕入狱,导致钱家家破人亡,钱先生几乎被折磨致死。
钱先生只是一位附庸风雅、不管世事的诗人,他入狱前眼里只有诗酒吟唱,清高孤傲,本以为与日本人毫无瓜葛,但是意外被捕入狱,使他看到了日本人惨绝人寰的非人性的一面,使他坚定地活下去,加入到抗日的队伍中。
钱先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当文化里开始出现像冠晓荷这样的蛀虫来腐蚀社会时,钱先生由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转变为拯救国家的战士。
但是冠晓荷也是中国文化教育出来的人
他所受过的教育,只交给他一些七零八落的知识,而没教给他怎么思想,和怎么判断;因此,他最适宜于当亡国奴——他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愿意接受命令;只要命令后面还随着二两酒或半斤肉。
从冠晓荷身上,老舍引发对文化教育的思考,教育中缺少一种批判的精神的,如何判断是非,如何思考问题,一位地接受而没有见解,很容易随波逐流,而放弃尊严。
冠晓荷是教育失败的例子,老舍将它归结为二三十年的军阀混战。
二三十年的军阀混战,“教育”成像冠晓荷的一大伙苍蝇。他们无聊,无知,无廉耻,因为军阀们不懂得用人,而只知道豢养奴才。在没有外患的时候他们使社会腐烂。当外患来到,他们使国家亡得快一些。
冠晓荷这类汉奸的形成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也与教育中某些缺陷有关。
老舍透过冠晓荷思考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无廉耻无底线的汉奸,在侵蚀中国文化,但是他们又是从发霉的文化中来,是中国文化中豢养奴才的劣根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豢养奴才一直是中国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人习惯了卑躬屈膝,尽管有外来人侵占国土,也丝毫不敢反抗。
不论如何,我们有着悠久而又优秀的文化,有一批觉醒的人一直奋战在救过图强的战线上,文化里的虫毕竟是个虫,只要想消灭他们,迟早会消失殆尽。
网友评论